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知识正文

【反诈进行时】“采购员”“供货商”和“厂家”电话都打不通了

2022-04-21 15:04:18 三门县人民政府

“平时也就听听‘故事’,可发生自己身上还是头一次,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得好好提醒其他商家,别上当了……”近日,在海游城区开冷冻食品店的陈先生(化名),急匆匆地来到三门县公安局海游派出所,和值班副所长陈明详细述说了骗子的行骗过程。

清明假期间,有个自称是消防队的“采购人员”来电,告知单位要组织开展消防演练,需要采购一批物资,于是咨询采购、送货等事宜,还添加了陈先生的微信。“能送货吗?”添加微信后,“采购员”和陈先生进行语音通话,叮嘱陈先生用纸笔记下他要采购的物资,而后又咨询陈先生能否代采购50箱一款叫“第六味”的红烧牛肉罐头和50箱矿泉水。

陈先生查了一下,周边并没有人卖这款牌子的牛肉罐头,正纳闷时,对方给了一个称之前有采购来往的供应商。陈先生联系了对方,结果“供应商”告知家中亲人病故,人不在三门,提议让陈先生直接与厂家联系。陈先生又拨通了厂家的电话,对方出价624元每箱,和“采购员”880元每箱的报价相比,有256元的利润,50箱就是12800元,但是厂家称必须先打款才可以发货。

这让平日里受过民警大量反诈宣传的陈先生起了疑心,这么高的差价为何“采购员”不自行采购?

于是陈先生给对方发了语音,“牛肉罐头厂家利润挺高的,要么你自己采购下?然后你这边要的其他货,我可以给你送过去……”随后,陈先生去忙了其他事,等他再次联系“采购员”时,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采购员”“供货商”和“厂家”的电话也都打不通了。热心的陈先生担心其他商家被骗,赶忙来到派出所,副所长陈明也对陈先生的反诈意识表示肯定和赞扬。

不法分子往往通过包装某种身份信息来骗取他人信任,以“顾客”身份谎称需要大量购买物品,之后又称需要特定品牌产品,让受害人帮其准备。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又编造出一个“厂家”身份,一边是必须要某种品牌产品,另一边是先付款后发货,一旦受害人为了大额订单,选择自己出钱垫付货款,就掉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警方提醒:广大商家不要被所谓的“大订单”蒙蔽,一定要保持理性,仔细核实对方真实性后再考虑进一步的合作,不要轻易汇款,一旦被骗,要及时收集证据,报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