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掌起镇鹤凤村叶东公路附近有了大变样。原先连片的大棚消失无踪,棚内一株株葡萄藤也已化身为生物燃料,再利用到粮食的烘干过程中;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备耕的肥沃土地。去年10月,慈溪掌起吴勇水稻农场负责人潘品芳乘着掌起镇非粮化整治的东风,新租了300余亩葡萄地用于粮食种植,同时还投资了300余万元购置催芽机、育秧机、插秧机、除虫无人机等全套机械化设备。“非粮化”整治让昔日种满经济作物的良田回归粮田,形成沟渠纵横的田园景象。
无农不稳、无粮不安。自掌起镇“非粮化”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以来,该镇迅速行动,联合该镇农办、国土所等部门成立“非粮化”整治专班,深入田间地块对各村(居)的耕地“非粮化”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准确核实有关数据,对需要整治的地块登记造册,建立工作台账,为整治打牢基础。
整治开始后,该镇第一时间明确了必须符合现状稳定耕地要求、必须保持一年一季农作物种植、必须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三个必须”恢复标准,组建验收小队,确保整治后地块能够马上用于粮食生产。按照可恢复属性的园林、林地、坑塘水面等类型,根据清理内容、清理成本等制定保障方案,分类分型制定相关补偿措施,统筹水系、路网等基础农用设施建设,保证整治区块满足种粮要求。
同一时间,掌起镇各村(居)通过公告张贴、分发宣传册、村干部入户通知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对“非粮化”耕地整治工作进行宣传引导,提高村民“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意识,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
“以非粮化整治为契机,各村(居)将村庄发展规划、特色产业调整等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梳理规划了村庄发展空间,有序推进镇域范围内‘非粮化’耕地恢复粮食生产。”掌起镇副镇长杨俊辉说。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非粮化”整治约3700亩,整治率在全市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