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门镇抢抓平阳建设“浙南红都·诗画平阳”发展机遇,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争当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奋力打造浙南红色教育新高地,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22年,山门镇将咬定奋斗目标,统筹抓好强产业、兴城镇、优生态、惠民生,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全面加快山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革命老区共富新活力。
回眸2021年
聚焦红色引领,掀起“红动浙南”发展热潮
全力打造红色教育新高地。充分发挥省委党校平阳分校所在地的区位优势,引进拓奇军旅文化园亿元项目,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研学,开发精品旅游路线和课程,构建以党校为核心的“一心多点”红色教育新格局,获批市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
全力打造红色旅游新标杆。全面实施红色景区景观提升工程,完成浙南革命廉政教育馆改造、大屯游击营地建设等六大工程,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将旅游发展作为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推动大屯村“红色共富”示范点建设,完成红色文化墙、浙南烽火牌坊提升等红色工程,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推动旅游能级再上台阶。
全力塑造生态环境新样板。深入实施全域环境整治行动,打好“十美联创”组合拳,开展交通环境、市容市貌、城镇建设等“八大”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最美村”“最脏村”评选,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和群众生活品质,因地制宜创成A级景区村1个,新增美丽田园150亩,获评全市最美乡镇。
聚焦城乡统筹,打造“红色共富”先行样板
坚持规划引领,绘就发展蓝图。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围绕“拆整建美”主线,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大力推进“红色小镇”“异地搬迁”两大共富试点,系统谋划二桥头片区改造、山门老电影院拆建等项目,优化提升城镇空间布局。
坚持拆整建美,腾活发展空间。持续开展“拓空间强保障”专项行动,累计拆违1.1万平方米,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170亩,完成即可恢复耕地1120亩,完成商住、工业地块出让18.5亩,做地储备100亩,为重点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腾活空间。
坚持项目为王,实现重塑变革。树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鲜明导向,建立擂台晒绩、亮灯促进机制,切实掀起大干快上新热潮,3个县重点项目全面实施,超进度完成任务。
聚焦社会事业,擘画“未来乡村”和美画卷
党建筑基绘底色。将党建引领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原动力,成立凤岭市政、红都绿野两大党建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共建。用好“治村指数”“兴村报表”,建立擂台赛绩比拼,引导18个村社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推动落地项目54项。深化红色细胞2.0,建立263个“红色微网格”,覆盖6892户,助力疫情防控,强化红色代办,汇聚党群同心发展合力,获得山门人民一致好评。
改善民生提亮色。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建成山门镇中心敬老院,居家养老中心顺利入驻,山门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通过省二级幼儿园预评估,综合供能服务站顺利开业,交通新能源事业逐步发展,全面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创成省级体育现代化乡镇、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
联动发展添成色。电商赋能“三位一体”示范街区,加强红色引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立低收入农户来料加工经营帮扶机制,提升产品加工转化能力,4家来料加工点开展试点合作,带动群众就业。
奋斗2022年
以“红绿”融合为核心
加快产业提质扩容
做强红色旅游。加快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和纪念馆等红色阵地综合提升。实施大屯村“红色共富”示范项目,引进高端服务业态,完成特色民宿群、农家乐、红军古道提升等项目,打造红色旅游核心区。挖掘永安桃花林、满田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打造蒲山-大屯-满田“红+绿”幸福通道,争创5A级旅游景区镇。
做优红色产业。发挥省委党校平阳分校所在地的区位优势,培育红色业态,争取打造集特色餐饮、主题文化、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文创街区。探索红色教育多元化发展,加强与宁波市以及省委党校平阳分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大拓奇军旅文化园建设力度,引进全新研学项目,丰富红色研学业态。
做精红色文化。注重红色资源作用发挥,开展红色演艺20场以上。注重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办好山门红色文化旅游节、千人重走红军路、红色文化月等特色活动,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浙江延安·红都山门”的品牌影响力。
以“拆整建美”为主线
推动城镇能级跨越
城镇能级更优化。继续围绕“拆整建美”主线,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全力推进“红色小镇”“异地搬迁”两大共富试点,力争二桥头片区改造、山门老电影院拆建等项目开工。
城镇功能更完善。启动并完成垃圾中转站迁建工程,完善相应配套设施。持续优化镇区道路,加快推进219省道前期及项目建设,打造高效交通网络。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高品质建设怀溪流域两岸亮化工程,完成山门畴溪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开展美丽城镇提升工程,完成市政道路建设提升、节点景观打造、街区环境美化5处以上,争创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
城镇管理更精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重点打击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突出问题,杜绝“六乱”现象回潮,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环卫保洁制度,抓好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推进建成区普遍实行垃圾分类。
以城乡协同为目标
着力优化发展格局
持续抓好生态环境整治。高效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和建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扎实做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实现建城区范围全覆盖,持续巩固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全域环境大提升行动,打好“十美联创”组合拳,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确保创成国家级卫生城镇。
打造特色农村产业。探索抱团发展新路径、创新“扩中提低”新举措,注重产业主体培育,利用现有闲置场地发展来料加工,争取打造集聚式加工基地,做实帮扶机制,推动强村富民。
深化未来乡村建设。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串点连线,充分发挥大屯村、畴溪村等景区村特色优势,全面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基础建设,新改建“四好农村路”6公里以上;建立数字化乡村平台,抓好亭后、永安等未来乡村建设。
以共建共享为导向
增强民生服务供给
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探索“教育共同体”办学模式,争取山门粟裕红军小学风雨操场立项开工,持续夯实教育阵地,抓好中小学“五项管理”。着力建设基层卫技人才队伍,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实施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持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的关爱力度,依法加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服务管理保障,推动慈善事业快速发展。
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以数字化改革驱动镇域治理制度重塑,强化共享开放理念,高标准建设山门镇矛盾调处中心,推动平台资源全要素、全链条入驻,释放镇、村“两级联动”效能。深入开展“治安红色细胞培育工程”,凝聚“红都义警”“红心协调”“红色驿站”等治理合力,进一步提升群防群治水平。
打造平安稳定环境。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高水平建设“平安山门”,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监控网点100个以上,深化“雪亮工程”运用,提升社会治安管控水平。持续实施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开展消防、道路交通等八大领域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