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宜居宜业,农民稳步增收,行走在安吉的美丽乡村,一幅幅村美人和画卷呈现眼前。过去一年,安吉“千万工程”建设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时代美丽乡村提质大刀阔斧推进,成功获评2021年度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这个春节,和全媒体记者一起走进美丽乡村,聆听各村的共富乐章。
孝丰镇白杨村:“春风”吹进小山村
大年初二,白雪纷纷,孝丰镇白杨村仲夏野奢乡村酒店内,客人正在享受闲暇时光。这几年,白杨村立足自身特色,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今的白杨村已是一个集亲子游乐、农耕研学、休闲康养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小山村也要做出特色,走出一条自己的共富路。”白杨村党总支书记夏橡栋是村里公认的乡村致富带头人,2016年,他投资300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第一家野奢民宿,这几年,民宿声名大噪,游客纷至沓来。
区位优势不明显,又缺乏村庄特色,这是困扰白杨村多年的痛点。“我们定位高端,依托乡村休闲旅游加快实现村庄经营能级跃升。”夏橡栋介绍,在仲夏之梦高端民宿项目带动下,白杨村已攒下不少名气;眼下,村里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正着力打造“春风•白杨”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美化了道路增添了景观,推动“旅游+民宿”“旅游+康养”项目等成为网红打卡点。
小山村要做响大品牌,还得做好村域发展“内部挖潜”文章。白杨村将村集体闲置资源多元化利用,开办了春风餐厅,负责白杨村游客的餐饮接待,统一收购村民家剩余蔬菜和家禽,实现整体业态闭环;新建乡村幼儿园综合体,利用节假日开展亲子研学活动,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0万元;将文化礼堂二、三楼改造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通过制定疗养套餐等一系列组合拳,投入使用的13个康养套房每年又可增收300万元。
在共建共享中,村民利益也得到了保障。“流转了300亩农田,免费分派给村民进行自然种植,并进行统一销售,打响绿色农产品品牌。”夏橡栋说,这股“春风”不仅带动了更多村民创业,也实现了一部分村民村内就业。2021年,白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去年的3万元提高到4.5万元,增幅达50%。
章村镇郎村:畲乡改颜换新面
木鼓舞景观节点、畲药馆、畲族祠堂成为游览“新宠”,游畲寨、住畲家、观畲舞、听畲歌、尝畲菜、品畲茶已是网红打卡项目。
过去这一年,章村郎村立足畲族传统文化,深挖特色,努力打好“畲族牌”,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打造,同时也更加突出文化内涵的提升,实现了从传统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变,踏踏实实地走出了一条“畲族风情+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村庄建设既要看得到美景,更要品得到乡愁。“我们对村庄展开了整体规划设计,在推进过程中通过景物与文化的融合,凸显畲族特色。”郎村党支部书记应朝根说,通过开展“三月三”畲族歌会节,“九月九”畲族丰收节、畲村过大年等系列活动,开展迎宾舞、竹竿舞等一些极具特色的畲族风情表演和互动体验活动,以及在畲族风情街举办民族特色小吃活动、在畲族祠堂举办祭祖活动,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畲族的历史和民俗风情。
如今的郎村,大到村口的城门楼,小到路边的标识牌,随处可见丰富的畲族文化元素。“不仅要让老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还要实现持久美。”应朝根说,将畲族文化保护传承好,已成为全村人的共识与使命;去年村民们都积极投入到门前屋后环境卫生包户等村庄洁美行动中,并通过“最美家庭”评比等活动,形成了全村上下齐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畲乡品牌,优化长效机制,刷新郎村颜值,造福郎村百姓。”应朝根说,将继续培育一批叫得响、有影响力的畲族特色公用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天荒坪镇港口村:绿色富民路正宽
寒冬时节,在天荒坪镇港口村的竹林里,大球盖菇正争先恐后从土中探头。“最近天气冷,我们也及时组织人员做好冬季管护,确保作物能健康生长。”港口村党委书记凌云海介绍,目前除了这10亩大球盖菇,另外还有200亩的冬笋也正在培育中。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港口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绿色转型,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盘活资源,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生态富民的新路子。2021年,该村村集体收入达256万元。
“我们先试点发展250余亩林下种植,其中包括冬笋培育、竹荪、大球盖菇等多类型的作物,以确保四季皆有所获。”凌云海介绍。为减少人工运输下山的成本,该村在竹林山脚到山顶间铺设了现代化竹林机械轨道,实现物资运输的机械化管理。
与此同时,该村还形成了林下经济作物的产供销一条龙模式。为有效盘活竹笋加工厂,解决竹笋销路难问题,该村采取“农业公司+村+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竹笋初级加工,并同步打造初级笋加工链式发展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此外,村里1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林下经济加工用房已投入生产,并配套建设了烘房及冷库,可实现过滤、蒸煮、分装、冷链等一体化工序。
如今,村里的林下致富路越走越宽。据了解,2021年,该村共收购鲜笋240万斤,加工笋干4万余斤,林下经济大球盖菇产量达2000余斤,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
除了做足“林文章”,该村还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来发展经济。“利用云上草原景区必经地这一区位优势,村里将东坞里现有闲置厂房打造成了一个集土特产销售、特色餐饮、停车休憩等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凌云海介绍,通过让游客停下来,实现消费活起来。眼下,旅客集散中心已建设完毕,目前正在启动招投标工作,待整体招租完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
报福镇景溪村:发展旅游促增收
春节里,红对联、红灯笼、红色的年货……报福镇景溪村年味浓厚,家家户户院里传来欢笑声,丰盛的菜肴香气扑鼻,这也正是红火日子的一个写照。
不少年轻人春节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新楼房、各式民宿和焕然一新的农家乐,满是惊喜,不停感叹,“一年比一年好!”讲起村里有特色、有“钱”景的民宿,党总支书记黄大伟侃侃而谈:無憂精舍民宿丰富业态,开设無憂咖啡,不久前又向村民租了一栋房,改造后成为有书房、有茶室的静心解压空间;一百号民宿采取游客自助入住“无人打扰”模式,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那厢花园民宿由专业团队线上运营推广,房间不愁订;还有不少民宿找准定位,专攻亲子旅游、研学体验市场……目前整个村共有民宿农家乐50余家,眼下正在打造民宿村落,持续打响十里景溪的名号。
此外,村民拿着“双入股”模式带来的分红,对来年充满了期待,“交给专业的人经营,我们省心又放心”也成为村民共识。黄大伟介绍,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出资组建了景溪坞旅游开发公司,如今漂流项目每年吸引游客8万余人,水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福林毛竹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着6千余亩毛竹林,通过种植杨桐、竹荪、大球盖菇等林下作物,改变了原来毛竹林无人管理没有收益的局面,让荒山变青山,青山生金山。三年来,林下经济收益节节攀升,总计村民分红达100万元。
春节过后,全村将投入新一年的奋斗中。“蓝图已绘就,今年接着加油干!”黄大伟干劲十足地说,今年将规划建设120亩的研学营地,计划包含野外露营、开心农场、共享厨房等功能。另外,还将打造游客集散中心,为村域康养研学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平台,同时也为项目招引打好基础。
天子湖镇里沟村:农货畅销生产忙
正月初五,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安吉种植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里沟村村民盛爱莲和其他6名乡亲忙着对小青菜、毛毛菜、生菜等蔬菜进行包装,每天3吨左右的蔬菜出货量在他们手中井然有序推进着,这个春节假期对他们来说依然忙碌。
“春节期间,我们的蔬菜主要供应杭州等周边城市,为了保障供应地区居民生活,我们春节假期没有休息。”该公司生产经理赵雪表示。抹掉头上细密的汗珠,盛爱莲接过话茬,“公司一落地我就到这儿上班了。平时每天工资150元左右,假日期间工资能到200多元,还有各种福利补贴,放弃假日工作挺划算的。”她笑着说。
里沟村是一个农业大村。前几年,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还成立了党支部,并与里沟村党总支构建“红领绿叶”村企共富党建联盟,打造村企抱团乡村振兴联合体,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企共富、合作共赢、强村富民兴业的特色路子。里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国亮算了笔账:村集体受公司委托开展劳务派遣,协助做好人员招聘管理,每年收益8万余元;村集体盘活2处闲置房产,新建1处标准化冷链仓储用房,整体出租给公司,每年收益40万元;村集体争取财政资金,建成并出租50亩标准化温室大棚,每年收益6万余元;村企合作实施农产品代销,村集体负责组织公司富余农产品本地销售,协调拓展机关事业单位食堂、连锁商超等本地市场,每年收益30余万元……
“通过村企有效合作,我们的发展实现同频共振。”王国亮介绍,看到落户里沟的效益,公司党支部还累计投入800多万元,支持村集体完善公共设施,激活老小学闲置资产,建成品牌展示馆、抗金文化馆、电商运营馆,打造绿色田园文创中心,协助创成美丽庭院120余户,设立扶贫济困基金30万元……“我们村现在成立了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14个党员先锋示范岗,协助做好明康汇基地管理、应急抢险、安全巡查等工作,以我们的热枕服务,力求村集体、村民和企业项目都受益,共绘共同富裕‘新图景’。”他说。
山川乡马家弄村:一处山村各地音
用“川流不息”来形容这个春节期间的山川乡马家弄村再合适不过。7天节假日,村道上车辆来往不歇。其中不乏载着礼包走亲访友的,更多的则是奔着云上草原景区来游玩的。
滑雪本身就是热门旅游项目,眼下,北京冬奥会正热,来景区体验的人更多了。玩累了,大家就地住下,小村子里停满了来自长三角甚至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据了解,小村子常驻人口近890人,春节期间每天客流量达到了2500人次。
据马家弄村党总支书记丁爽介绍,这两年,得益于云上草原、灵溪山等项目带动,吸引了不少资本入驻,同时还有不少村民开办起了民宿和餐饮,现在全村有民宿、农家乐25家。“原本村民收入主要靠打工,还有毛竹、茶叶等收益,项目来了后,解决了将近100人的就业问题,大家增收的途径更多了。”他说,背靠景区这棵“大树”,村里的民宿几乎家家爆满,有的甚至早在2021年上半年就被预定完了。有些客人一来二去熟了,便仿佛自家亲戚般来往。夜晚的村里,能听到各地的方言。
上海客人小江一家在村里住了三天。“空气好、菜好吃、有的玩。”7岁的儿子总结这趟旅行,还开心地介绍起新认识的住在附近民宿的小朋友。“村里设施很全,连孩子晚上突发奇想要喝奶茶,山上景区的店铺也能送。”小江笑着说。
村集体经济、村民想要增收,都得抓牢这个机遇。丁爽介绍说,去年,村里就开始着手归拢闲置资源,统一对外招商。同时,考虑到村里实际情况,今年将投入一定精力提升基础设施,让客人们在村里“慢下来”的时候也能停下来品味。“目前已经计划建设游憩地、马术俱乐部、垂钓园等等项目,大部分都是村里和社会资本进行合作。”丁爽补充道,到时候将有更多人不光冲着景区来,也能因为村子本身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