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融入杭州都市圈,作为工业重镇的雷甸拥有诸多优势,享有“德清临杭桥头堡”“产城融合新高地”“融杭首站运河新城”美誉,每一张“名片”都映衬出这座城市的梦想和特质。
奔跑在逐梦之旅的雷甸镇,南部接壤余杭,区位优势显著,再加上水陆交通便利,吸引大大小小两千余家企业在此落户。车辆川流不息,商旅不绝于途,成为这个地方生动写照,展现着发展的勃勃生机。
然而,“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方面,面临新发展阶段,产业加速“洗牌”,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经过近二十年招商引资,雷甸镇城市开发逐渐趋于饱和,加之近年来镇区融合,进一步加剧了当地土地要素指标紧缺的状态。
“如果不能提供相应的土地要素保障,仅靠租赁建厂很难对一些高端项目形成吸引力。为此,我们严把项目引进与孵化服务两道‘关口’,通过帮助企业完成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等多种手段,让土地要素指标加速落地。”雷甸镇党委书记陈奇如是说。
那么,在有限的空间内,雷甸镇究竟如何“翻转腾挪”,让高端项目“有枝可依”?
位于雷甸镇工业区块的高端装备产业园昔日曾是一家高能耗低产出的金属加工厂,亩均税收仅0.68万元。三年前,雷甸镇以整租形式对加工厂进行“二度开发”,打造为集办公楼、厂房、配套等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如今,该地通过招大引强,亩均税收一跃增长至30万元以上。
记者走进园区内,采访了浙江阿莱西澳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吴家诚。还未来得及聊上几句,就看到他的办公室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客户,“今年开年销售形势良好,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20%。”业务蒸蒸日上,吴家诚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阿莱西澳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发泡成型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拥有50余项发明、实用新型等各类授权专利。通过加码高端设备的研发制造,这几年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厂房从余杭区、临平区、塘栖镇一路拓展至雷甸镇。
自2020年签约后,雷甸镇的种种服务让吴家诚感到欣慰。“为了帮助企业扩大再生产,雷甸镇为我们提供80亩土地,分两期推进厂房建设,目前一期已经在建设当中。”项目落地需要时间,然而发展刻不容缓。项目建成前,雷甸镇组织阿莱西澳入驻园区完成过渡,并提供租金减免、政策申报等服务。
位于产业园的另外一家企业——浙江斯柯兰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同样被雷甸镇的“诚意”打动。
企业最早落户余杭,主营业务为制冷设备及其配件的研发与生产,产品销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并广泛出口到欧洲、美洲、澳洲、中东、非洲等地。然而因城市化拓展的需要,企业生产场地受限。了解情况后,雷甸镇当即抛出“橄榄枝”,为企业在园区提供6000方过渡厂房,并提供200亩土地用于项目建设。
“有了土地要素保障,企业可以免去后顾之忧,大展拳脚。”在雷甸光辉区块,斯柯兰制冷年产1600万台制冷管件和压缩机项目一期厂房已结顶完工。眼看着二期工程土地指标也已经落实,项目经理郭雪海心里说不出的喜悦,“我们这个项目总投资11.8亿元,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0亿元。早日建成,就离投产更进一步。”
企业能够拿地安心生产,背后不是简单地一“批”了之。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无论是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制造业的布局建设,都离不开土地的有效供应。土地作为稀缺资源要素,相关审批也逐步收紧。
如何顺应审批导向,提高土地要素利用效率惠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施政智慧。
从阿莱西澳到斯柯兰制冷,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展现破解要素制约、把握发展态势的“雷甸方案”。“要素制约是一个普遍现象、长期问题,面对这个时代之问、发展之问,综合考虑雷甸土地指标紧张的现状,我们的思路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让产业更加集聚集成集约。”雷甸镇党委委员、工业副镇长沈琛杰说。
具体来讲,就是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做好项目引进筛选与后期孵化服务。沈琛杰进一步解释,“我们瞄准一些资金、技术密集的好项目招引进来,然后进行孵化培育,以‘三进三服务’为手段,帮助企业完成省重大产业项目等政策申报,进而落实土地要素指标,斯柯兰制冷就是其中之一。”
好项目既是敲门砖,也是试金石。当地通过省重大产业项目的政策申报,为这些得到认可的好项目开绿灯,让工业用地真正成为一枚关键的“破局之棋”,促进一家企业乃至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雷甸,要素保障和产业发展正在形成良性互动。根据去年浙江省发改委和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的2021年第一批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入选名单,雷甸镇入选项目3个,占德清总数的50%,位列全县乡镇入选数第一。细看该镇入选项目,“科技”“智能”“高端制造”成为共同的标签。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陈奇看来,要在更长时间、更大范围推进产业转型,而做好要素保障至关重要。下一步,该镇将以党建引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力电气、新材料”三大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和培大育强,借助“联合供地”、完善配套等手段,让土地利用率更高、产业集聚度更高、项目成长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