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习正文

普定县马官镇中山村:豆角采摘旺 蔬菜产业兴|今日看点

2025-10-30 13:47:30 多彩贵州网

近年来,普定县马官镇中山村立足资源禀赋,通过轮作模式发展无筋豆、黄瓜等蔬菜产业,配套食用菌、生姜、茄子等种植,形成多元化增收格局,带动本村就业超200人。近日,中山村的无筋豆迎来了采收旺季。


(资料图片)

在中山村种植大户龙文的140亩无筋豆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豆架整齐排列,架上挂满鲜嫩的豆角。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完成采摘、运送、打包等工序,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目前这季无筋豆已采摘30天,每天有80到100名工人在基地务工,日发货量达10吨,主要销往重庆、北京、山西等地。”龙文介绍,“这片基地的无筋豆亩产量约2500斤,总产量预计35万斤,按今年的平均市场价计算,总产值达50万元。”

马官镇中山村的豆角迎来丰收

该基地采取“上半年种黄瓜、下半年种无筋豆”的种植模式,至今已稳定发展三年。基地负责人龙文来自关岭,三年前由中山村委引进,专门在此发展蔬菜产业。“我们当初选择来这里,一是看中了这片土地的土质条件,二是看好这里的区位优势,而且村委也积极配合我们协调土地相关事宜。”龙文表示,“今年是基地种植的第三年,前两年的收入也和今年差不多。”

三年来,该基地从种植、管护到采摘,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尤其到了采摘季,每天的用工量在80至100人,每年仅务工工资就能发放约40万元。村民杜德琼就是基地务工队伍中的一员,她说道:“自从他们承包基地种黄瓜,我就来这儿做工了,拢箱、扛竹竿、栽种这些活都干。算下来已经做了三年,家里有八十多岁的老人要照顾,还有七八岁的小孙子,根本走不出去。现在在这里做事,多少能赚点钱,也能帮着家里增加些收入。”

工人们穿梭在田间,忙着采收鲜嫩的豆角

像龙文一样,中山村通过“大户引领+农户参与”模式,引进5户种植大户,并培育3户本地能人,带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村种植蔬菜1100余亩。

“蔬菜种植是我们中山村的主导产业。”马官镇中山村支书雷光兰介绍,“目前村里的种植规模主要有几块:一是400亩的无筋豆和黄瓜,采取‘上半年种黄瓜、下半年种无筋豆’的模式;二是307个大棚,种植了近270亩食用菌;此外还有300多亩生姜和100多亩茄子。”她表示,蔬菜种植不仅很好地带动了村民务工,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吸引了不少外出找不到工作的人回村,甚至逐步带动一部分年轻人参与进来,共同发展这个产业。

打包好的豆角码放得整整齐齐,等待发运

蔬菜产业是中山村的主导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如今,该村蔬菜产业已形成“种植-采摘-销售”全链条,不仅让土地“活”起来,更让村民“富”起来。

作者:张文霞编辑:张小维责任编辑:王超终审:谭力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