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北工业大学公布该校5位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名单”教师详情。他们所从事的前沿科研领域及其“年龄优势”,迅速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引发热烈讨论。
记者了解到,5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孟亮、姜俞光、袁上钦、雷鸣、李紫良分别生于1989年、1990年、1990年、1990年、1994年,平均年龄31岁左右。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求学和科研经历有何独特之处?是什么让他们能够“甘坐冷板凳”坚持做科研?这些人才成长的背后,又有哪些因素促其成长?记者就此采访了当事人和相关专家。
若行而不辍,则必未来可期
“战斗机每减重1公斤可增加1公里的飞行航程,卫星每减重1公斤可节省约15万元的发射费用……这是我学生时代第一次接触结构轻量化设计时在课堂上学到的。”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陕西省空天结构技术重点实验室骨干孟亮告诉记者,就是这一次与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的“邂逅”,让他开始醉心于科学研究。
孟亮说,读研期间,自己有幸参与了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优化设计项目研制,深刻地体会到了航空工业人“为减轻每一克重量而奋斗”的执着追求。而这也让他笃定信念从事科研攻关。
从把增材制造技术与拓扑优化方法相结合,将轻量化设计推向全新的起点,到今天在传统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减重已趋于极限的情况下,又进一步开展面向增材制造的多孔点阵结构轻量化高性能设计研究,现在,孟亮和团队正在探索进入另一个尺度继续探究结构减重的可行性。
“我们坚信: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若行而不辍,则必未来可期!”孟亮说。
和孟亮一样,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副教授姜俞光也对科研工作孜孜以求。而如何让先进飞行器的一颗“红心”不过热,是他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
“记得硕士期间,一次高温流动换热研究实验已历经多次讨论与反复改进,就在我以为要成功时,系统却意外短路。由于极易引发高温冷却剂泄漏,我迅速按照操作规程暂停实验,研究工作再次陷入停滞,自己也一度处在崩溃边缘。”忆及既往略显“辛酸”的科研经历,这位1990年1月出生的年轻学者依旧颇为感慨,但冷静之后他还是重新开始找问题、完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装置,再次投入到科研工作之中,“坚持,已经成为我科研路上的一种默契”。
爱国+志趣点燃科研激情
在姜俞光看来,能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与自己能够坚持科研紧密相关,而这份坚持,则源于他立志从事航空航天科研事业的初心志向。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助理教授雷鸣也表示,国家需求和自身兴趣是他科研工作的直接动力。而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他选择“复合材料的变形与失效”作为研究方向。
在研究中,雷鸣所在的团队师生通过试验揭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变形与失效机理,构建虚拟与现实交互的力学模型,摸清现有材料的可用区间,丰富结构的功能与应用范围,最终推动复合材料的应用进程。“这是我的科研目标,也是我的乐趣所在”。
从事增材制造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研究的袁上钦,是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的副教授,这位外人眼中的才女曾负笈海外、成就斐然,但却毅然选择回国从事科研工作。
传统观念认为,材料、机械等专业研究是不适合女性做的“体力活”,而袁上钦则硬是在复合材料领域搏出一番天地。袁上钦表示,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云程发轫,踵事增华,在‘中国智能制造’这一‘雄关漫道’上,我将矢志不渝,继往开来,与所有青年科研工作者携手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5位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年龄最小的李紫良出生于1994年8月,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相关研究。“作为一名耳濡目染‘公诚勇毅’校训的西工大人,‘报效祖国’的种子早已在心中生根、开花,这促使我选择从事、坚守并热爱着航空发动机事业。”李紫良说,面向国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重大国防和民用需求,自己在师友的引领下参与多个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用“数不清的通宵工作”在叶轮机气动设计方面取得了创新型科研成果,为我国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贡献着力量,他感到十分的充实和满足。
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才创造条件
记者了解到,“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候选人由科技领域内有影响力的专家推荐产生,依托科协组织及全国学会等大平台进行培养,为被托举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全方位打造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交流、科研工作落地的平台,极大促进了我们与本领域专家的学习交流,明确了国家科技重大问题和需求,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助推力。”曾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英杰说。
“我曾入选中国科协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后,依托航空学会强大的平台和行业资源,我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多电飞机的智能配电和能量优化管理’方向迅速成长,陆续承担了多个重点预研课题。”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航空电气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伟林告诉记者,入选后,他积极参与学会的各类专委会、青年科技论坛、托举人才沙龙等活动,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领域青年人才,大家互相帮助,从而使自身研究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
据西北工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该校稳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备的人事制度体系。一个导向明确、科学精准、竞争择优的人才评价体系已逐步建立,有效激发了学校人才队伍发展活力。同时,该校人才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工作、生活和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才队伍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已会聚起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本报记者 张亚雄 张哲浩)
(责编: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