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透露,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
后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将在地面指令控制下择机再入返回,3名航天员即将踏上回家之旅。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执行飞行任务,翟志刚担任指令长。目前,3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两次出舱活动、两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和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还在神舟十二号的基础上完成了二十多项科学实验任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这几天,神州十三号乘组忙着完成返回前的重点工作。除了完成物品清点和物资转移、下行物品的整理打包等外,还忙着“大扫除”——完成舱内环境的全面清洁维护,控制微生物滋长。
他们也继续用影像记录着这段时光。镜头里的王亚平,跳着绳,逐渐“起飞”,实力演绎回家前高兴到飞起。
太空忙装行李
目前,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都优于预期,满足返回地球的条件需求。航天员中心航天医学工程总体室副主任翟志宏介绍,神舟十三号乘组返回前的重点工作包括物资清点转移、舱内环境清洁维护,打包下行物品,设置无人飞行模式、检查飞船工作状态和加强失重防护锻炼等。
航天员刚进空间站时,费力“拆快递”的画面曾让不少网友觉得接地气。而这些“快递”是从货运飞船搬下来的生活用品和实验设备。返回前,他们需要把舱内环境尽量恢复原样,把健身器材、实验用品、维修备件等重新打包好,放回指定位置。
此外,他们还要对剩余的物资进行盘点和归类,以便未来神舟十四号飞船乘组无缝切换在轨生活。
回家之前,不仅要打包行李,还要搬运数据。出差半年,3名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内开展了多项实验,这些实验数据、记录等都要从空间站核心舱搬运到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早日带回地面。
长期处于太空失重环境中,人的身体会产生肌肉萎缩、骨质流失等现象。所以航天员每天都要在空间站里锻炼身体,以缓解这些状况可能造成的危害。而现在为返回地面,他们还需要进行强化锻炼。航天员每个动作都有科学的设计方案,航天员地面中心的失重生理效应防护团队会根据3名航天员的实时身体状况,提供“锻炼处方”。
尽管技术成熟可靠,飞船返回舱重返地球的旅途仍然充满挑战。航天员必须熟悉整个返回过程中的必要操作和应急预案,还要认真检查飞船返回舱,确保各项系统正常工作。离开空间站之前,还需要做好临行状态设置,把电、水、气、通信等方面都设置到位。
临走之前,航天员要关闭空间站内各个舱门,再从核心舱返回神舟十三号飞船,安稳坐好后,系上安全带,并检查航天服的气密性及设备的完好度。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可以踏上归途。
目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等撤离前各项工作。
地面演练搜救
天上“神舟”回,地面搜救忙。依照原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将降落在大漠深处的东风着陆场,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搜救队伍执行任务。
东风着陆场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这里地域辽阔,人烟稀少。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东风着陆场一直作为载人飞船气象备份着陆场。去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这也是东风着陆场由备份变主场后,首次迎接第一批长期在轨驻留的航天员。4月中旬,它将会迎接第二批航天员的着陆。
东风着陆场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西区主要以戈壁地形为主,有利于搜救车辆通行。东区地形较为复杂,主要有软戈壁、梭梭林、盐碱地、草湖等。平坦的地势利于直升机快速搜索与降落,能够实现“舱落人到”。
4月11日上午,所有搜救力量在东风着陆场展开第3次全系统综合演练。9时10分,阵地指挥部通报落点坐标,5架直升机、18台搜救车辆分别从临时空地集结点出发,前往各自待命区域。
“下面通报落点坐标,东经100°04′……”第4次预报落点后,空中分队收拢飞行,并先后到达着陆点依次降落。搜救队员相继展开舱外无水肼浓度检测、舱体状态检查、开舱门、建立通信链路等处置工作。
在搜救队员的相互配合下,3名“航天员”陆续出舱,迅速转运至医监医保车内,完成状态检查、重力再适应、生活护理等工作,并乘坐医监医保车送至对应直升机。随着地面分队展开返回舱扶正、舱体状态检查、返回舱吊装等工作,演练圆满结束。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曹嫒嫒 周倩欣
后方联动记者 王诗堃 杨琼 徐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