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的运行机制——
党建引领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聚焦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经过学校党支部考察培养,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恒大小学总务主任、省级教学能手高花成长为一名预备党员。作为陕西省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县,近两年咸阳市长武县教育系统“双培养”机制成效凸显,累计培养选拔基层管理人才115名、省市县级教学能手63名。
这样的喜人成果并非个例。经过2年试点建设,陕西4个试点县区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得到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有力推进了学校教育改革发展。
明职定责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2020年7月,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决定,在地处关中、陕北、陕南的宝鸡市渭滨区、咸阳市长武县、延安市宝塔区、商洛市洛南县启动公办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
“试点从明确学校党组织定位、规范学校领导班子配备、健全党政议事决策制度等方面,‘一地一案’‘一校一策’展开工作,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学校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乃霞说。
延安市宝塔区调整41所公办中小学书记、校长。按照办学规模和党员人数配齐配足专(兼)职党务干部75名,探索制定公办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职责和权责清单,出台宝塔区公办中小学党组织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12项制度,明确权责边界,健全议事规则。
秦岭深处的洛南县农村学校小而分散,不少学校党员人数不足3人,有的甚至没有党员,就由教育党总支或中心小学党支部向45所没有党支部的公办小学(幼儿园)下派党建指导员,每月到指导学校开展党建、党政联席会议、财务审核等工作。
依据渭滨区公办中小学校党组织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示范文本,宝鸡市渭滨中学健全议事决策前的党政沟通及调研论证、决策咨询机制,坚持党建与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德育工作、意识形态等工作深度融合,实施党总支委员包抓年级、教研组、学科组制度等。渭滨中学党总支书记宋伟说:“正是党政的科学分工和彼此支持,凡是涉及学校发展、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决策,往往意见高度一致,政令畅通、运行高效。”
党建领航定向推动教育提质增效
“经过两年试点,各县区完善了中小学校党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建设,明确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健全了议事规则,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得到解决。”陕西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李琦说。
党建领航定向,有力促进了中小学校教育改革发展。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年度考核等工作,都由行政出台办法、党支部把关、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方可开展,有效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宝鸡市党建示范校等。
延安市宝塔区中小学校在深入推行人事制度、收入分配、职称评聘、招生入学和教育教学5项改革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实现了“三重一大”事项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区各中小学校新聘副职、中层122人,落聘78人。宝塔区第三中学教职工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绩效工资差由150元拉大到3100元,学校焕发发展新活力。校本部从2017年18个班级、学生不足千人,增长到现在36个班级、学生1840人。
“双培养”激活教育发展原动力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试点建设中,各县区党组织围绕教育教学,积极落实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洛南县各学校党组织制定“双培养”三年规划,建立培养台账,实施结对帮扶。2020年,将38名党员培养成省、市、县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培养成发展对象45人、预备党员22人。
长武县通过设置党员名师岗、示范岗,成立党员教师科研室,悬挂党员示范班流动红旗等形式,亮明党员身份、争作表率。党员名师的身份意识、担当意识不断强化,一批堪当重任、作风优良的教师脱颖而出。全县第七批县管拔尖人才中,有7人来自教育系统,比例达26.92%。
宝鸡市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校级管理干部的“三培养”机制,大力实施“党员名师名校长工程”,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延安市宝塔区中小学校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形成“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党建品牌。宝塔区第一中学等26所中小学校打造成市、区级党建文化特色品牌校。全区教育系统2020年度培养各级各类党员骨干教师79名,把20名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发展成党员,建立党员名师工作室38个。(本报记者 冯丽)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20日第1版(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