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课程建设关注什么样的知识才有力量,关注如何从促进人的素养发展角度遴选并组织知识。那么,什么样的知识可以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导向意味着什么?它到底为学校教学预设了什么?本文为您解答。
2020年修订)》,以学习任务群呈现课程内容,规定了达成语文课程目标应做事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内容要求124条,其中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做中学的40条,占比约32%;另有样例和活动建议150条,其中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112条,占比约75%。这些都体现出明显的学科实践导向。从上述意义上讲,学习即实践参与。学校课堂情境下的实践参与与社会情境下的实践参与本质上是相通的。一是在场性质,即处在一定场域、场景、情境之中。“此处此时”是事的世界永远无法回避的。场域也好,情境也罢,一方面给以事的启示,这种启示通常不是来自个别事物,而是来自万物之间不断展开的关系,来自“我”与他人不断展开的共在关系;另一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制约,在许多情况下,情境力量可能超出了个体力量。正是在场性质赋予学习行为以实际意义和责任感,而非主体缺席状态的逃避。二是理性决策。实践参与是以情境的诊断和决策为核心,注重在不确定性情境中提出并界定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生成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案。它要求学习者学会就正在做的事件提问,花更多的时间决定做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去做。现实问题通常多种因素缠绕在一起,是结构不明的,因此准确界定问题、明确任务成为关键。这与一般的解题过程不一样。三是成果导向。实践参与不能满足于纸上谈兵,要求付诸行动,并有着明确的成果导向:整理文献或数据、收集事实或证据、开发和使用模型、进行设计制作、提供某种服务等。
学校课堂情境下的实践参与与社会情境下的实践参与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如更多从尝试错误中学习,注重育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是追求活动效益;关注生活世界与学科世界特别是学科核心知识的连接;在模拟情境下展开行动,善于觉察那些意向缺席之对象,跨越在场与缺席之间的差异。
03
注重与现实生活世界需要相匹配的知识技能,学会学习
一定情境脉络中发现界定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对于个体来讲,这时候的知识不再是外在的、缺乏内涵的符号形式,也不再是缺乏活力的惰性知识,而是与一定社会文化情境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知识,与个人生活经历或经验连接的、活的知识,是人类社会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内化、积淀,集中表现为个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智慧。也就是说,知识技能与素养不再是分离的两个实体,不再是对立的两个端点,而是整合为个体生命力:素养即知识技能的活化,知识技能即素养活力的结晶。
如果说课程建设更多关注什么样的知识才有力量,关注如何从促进人的素养发展角度遴选并组织知识的话,那么教学改革则更多关注如何将知识技能真正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农业时代财富的最大支撑是土地,一寸土地一寸金;到了工业时代,财富所依赖的重要资源不限于土地,而扩展到矿藏、人力等各个方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财富是知识,知识生产成为财富创造的中心。从个体角度看,知识作为财富不同于土地和其他物质资源,不会贬值,不会因为使用而被消耗,相反却可以不断再生。而这一切离不开个人的学习。对每个人来说,知识无法直接购买,不能直接拿来使用,而必须花功夫学习。学会学习,你才能拥有知识,进而拥有更为强大的创造财富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实现的,是在人有效面对现代职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问题中发挥作用的。与其说是知识重要,不如说是人对知识的学习重要,落脚点是如何学习。没有有效的学习,知识永远不可能成为自身的财富,成为可以立身的资本。
在知识储存上,人不如计算机,不只是储存量有限,而且人不可能像计算机那样永不停歇、始终如一地进行运算。生命有限,知识无限。如同蜜蜂采花粉酿蜜一样,知识成为个体性力量离不开学习者的主动选择、加工、吸收。当然,这一比喻也是不恰切的,因为蜜蜂采花粉重在结果,把蜜酿出来。人的学习不只是产生新知,更注重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改造自己的身心组织,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以便今后能更好地采花粉,酿出不一样的蜜。知识最为重要的力量是对人身心潜能的激发与学习机制的改造,是对人性、人的精神世界的涵养,是对人自身素养的改进。这时候,知识的内涵也从写在书本上的形式化的概念、原理、公式,变成了人与社会现实互动中的视野、立场、方法,变成了人发现、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智慧、胆识。唯其如此,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个体性力量。知识技能在特定情境中潜移默化成做事的智识、做人的准则,即所谓核心素养。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
参考文献:
[1] [美]杰罗姆·布鲁纳.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 宋文里等译.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
[2] [美]托德·罗斯. 平均的终结[M]. 梁本彬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98.
[3] 赵汀阳. 第一哲学的支点[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211.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2年第7期,原标题《核心素养导向意味着什么?——教学改革热点问题透视之四》
文章作者 | 柳夕浪
微信编辑|谭希(柳夕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