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上挥洒汗水、职场上自信拼搏、学海中畅快游弋……在奔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众多残障人士同样在脚踏实地、阔步前行。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近三位不同年龄的残障人士,听他们讲述生命中的独特精彩。
“70后”轮椅篮球队员罗永福:热爱不惧年龄
一边手摇轮椅,一边运球前进,不停招呼队友接应……这是罗永福在篮球场上“驰骋”的景象。作为一名“70后”残疾人轮椅篮球运动员,这项运动已陪伴他20多年。
“我从小很好动,各种体育项目都想‘玩’两下。”罗永福说,但1岁多时,他患脊髓灰质炎。随着运动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弱,最后只能坐在轮椅上。
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罗永福观看了北京市轮椅篮球队的训练和比赛,立刻被这项运动所吸引。“没想到在轮椅上也能挥汗如雨,激烈比赛。”罗永福回忆道,因长时间没有锻炼,刚刚接触轮椅篮球时自己很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他体内的运动基因被“唤醒”,感受到了在轮椅上“飞驰”的感觉。
“因为我轮椅滑动快,速度有优势,所以司职后卫。”罗永福告诉记者,由于参与轮椅篮球运动较晚,起初技战术水平和高水平选手有很大差距,但三个字——“不服输”,一直激励着他和队友们不断前进。
两次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轮椅篮球冠军、一次亚军……罗永福翻看着自己年轻时比赛获得的奖状和照片,眼前浮现与队友们并肩作战的美好时光。
虽已年过五十,但罗永福一直“球不离手”。退役后,他加入了残疾人球友组建的东城区残疾人轮椅篮球队。本以为年龄最大的罗永福,见到队友后才发现自己是最年轻的队员之一。“我们虽然头发白了,但觉得自己特别年轻。”
由于疫情影响,队员们暂时无法在一起训练比赛。“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继续享受篮球带给我们的乐趣。”罗永福说。
“80后”视障女孩徐健:自信面对人生
“‘呆萌(导盲犬)’每天和我一起上下班,它就是我的眼睛。”走在上班的路上,“80后”女孩徐健说。
初见徐健,很多人都看不出她是一名视障人士。她11岁那年患眼疾,双眼仅存些许光感。高考时因体检不合格无法报考自己理想的学校,让这个东北姑娘变得十分迷茫。后来,虽然通过努力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但毕业后她发现,表演并不是她想要的人生轨迹。“我虽然残疾,但和健全人一样,有自己的目标,要过我自己想要的人生。”
随后,徐健参加了中国残联组织的电话座席培训项目,让她的声音有了用武之地。通过这项技能,她加入了北京一家保险公司,成为一名电话座席人员。客户并不知道,电话那边清澈亲切的声音来自一名视障女孩。“我的打字速度也很快,超过不少同事,得到大家的认可,让我在工作中变得更加自信。”
2018年,徐健告别保险公司,加入一家互联网共享办公企业,担任资深运营专员。“虽然我眼睛看不见,但是我想让更多人看见我们视障群体,认可我们的人生价值。”徐健说。
为了挑战自己,她在2021年告别了生活12年的北京,前往公司的深圳分部发展,也想将无障碍理念传递给更多人。“新的环境肯定也会有新的挑战,但我相信,残疾人也能自信面对生活,勇敢面对人生。”她说。
“00后”残疾人火炬手张博文:青春焕发光彩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前一天,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大四学生张博文,在北京世园公园完成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奥运火炬传递。作为一名视障残疾人,虽然张博文看不到火炬的模样,但他在志愿者的陪护下,朝着火焰的热浪方向前进。
“当时感觉举起的不只是火炬,更是祖国强大的证明。”千禧年出生的张博文说。
2岁时,张博文的父母发现他不敢自己走路,找东西时也总是用手摸索,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虽跑遍了国内各大眼科医院,但最终他只能接受双目失明的现实。
然而,现实没有击败张博文。6岁那年,他接触到游泳,希望通过这项相对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健体魄,但很多游泳馆不敢接收他。“视力障碍者在游泳过程中受伤的情况比较多,很多游泳馆都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张博文说,几经波折,父母终于帮他找到一家愿意接收自己的游泳馆,并提交了安全保证书。
手脚被水线划伤、脑袋撞到池壁、体能训练摔倒受伤……张博文说:“我当时心里很清楚,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下定决心,即便‘头破血流’,只要有人愿意教我,我就会咬牙坚持下去。”
拼搏,总能让青春焕发绚丽光彩。经过夜以继日的练习,张博文于2010年入选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并在2015年到2021年期间,先后三次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夺得八枚银牌,并入选国家残疾人游泳队。
2018年,张博文又顺利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习音乐学,把他对音乐的爱好变成专业。
音乐相伴、游泳相随、参与冬奥……“即便看不到星光,也要抬头望向星空,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力量。”这位“00后”青年幸福而坚定地说。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德欣、邰思聪、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