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免费医学生招收计划已由教育部于月前公布,订单定向培养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共计5918人。这是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医疗事业的一项举措。
报考免费医学定向招生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只招收农村生源,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生源不足时,未完成的计划通过补征志愿方式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直至完成计划。
乡村医疗是一项关涉社会公平与村民健康的重要事业,然而长期以来发展短板始终存在。免费医学生招收计划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乡村医生人才流失、老龄化、超龄服务等问题。不过对于全国现有70多万乡村医生的“基本盘”来说,每年5900余人的更替率还是太低了。要想更有效达到项目设计目标,还需在实施各环节“精打细算”。
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采取类似方式培养乡村教师,现行的公费师范生也使用了财政经费支持的协议到岗就业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过各种问题,经济待遇、专业成长、生活条件等因素制约他们到乡村工作。在乡村医生培养过程中,前述探索经验值得参考。
实施基层医学人才本土化培养,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机制的确能发挥作用。但也要看清,这一机制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首先,在招生环节注重志向、使命感,需要尽可能挑选立志学医,愿意为村民服务、报效家乡的志愿者,不能仅仅将高考分数作为入选的唯一依据。自主选择进入免费医学生的考生多数是从国家和社会的立场和利益考虑而进行的人生选择。如果他们的选择是自主的,学校在各培养环节就应更加尊重他们的自主,培养他们自主。因为自主的学生在此后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时,也会表现得更坚强,有更大的可能在职业生涯中成为更优秀的乡村医生。
笔者认为,免费医学生招收计划最好以大类招生的方式招入,待学生入学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学生的志愿选择专业。从过去实施的各项计划人才的培养过程看,给学生进入计划后的适当选择空间是必要的。因为不少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一直按父母和教师要求学习,对自己的了解不深入也不实际。在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潜能的情况下,就绑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让考生心中无底,也大概率迎来太多对自身未知而产生的不确定性恐慌。
一些学校管理者常希望在起点就定下全程,全过程能按原计划实施,在学生入学后,不同程度忽视甚至屏蔽学生的自主选择。如此,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学生与学校及计划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实则不利于达成项目目标。
说回对乡村医生的渴求,免费医学生的培养仅仅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环节。各级各地需真正从提升乡村居民健康保障条件出发,发展好乡村医疗事业,让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发展前景留人,减缓乡村医生外流趋势,切实解决乡村医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医得好”的问题。还有必要对乡村医生的公益属性作出明确界定,并通过岗位津贴、绩效奖励、出诊超时劳务补助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待遇,提升乡村医生岗位的吸引力。此外,建立并提供更加通畅的专业成长通道也很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提供专业进修机会,解除职称评定的障碍,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职业成就感。
整个计划的设计逻辑和程序当与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吻合,不局限于一项举措,而是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和实施。我们乐见该项计划能最优化实现预期目标,助力振兴乡村卫生事业。
(作者:储朝晖,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孙竞、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