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职业正文

焦点简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文化——《自然文化概论》出版座谈会在地大(北京)举办

2022-07-05 10:12:03 人民网-教育频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座谈会现场。校方供图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办自然文化通识教育读本《自然文化概论》出版座谈会,多位专家、学者对该书的出版和地大(北京)自然文化研究成果展开交流研讨。

据悉,《自然文化概论》一书由地大(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带领研究团队的专家学者编著而成,共55万字,分十四章。该书介绍了地质地理、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生态和环境资源等自然知识,揭示了文化之根须深扎于自然土壤中的客观事实,使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置于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之下。

在编写方面,该书突破传统学科门类的专业划分,以深度融合的方式,从历史、现实和理论维度,全面介绍了山岳文化、高原文化、江河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矿业文化、石玉文化等不同的自然文化类型。

“《自然文化概论》的出版,是自然文化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对学校70周年校庆的一份厚重献礼。”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表示,作为国内首部关于自然文化的通识教材,其出版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标志着学校自然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立德树人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作为《自然文化概论》主编,马俊杰系统介绍了组织本书编写的初衷、章节结构体系、主要内容及编写过程。马俊杰表示,希望该书既可以作为提升高校学生自然科学文化素养通识教育的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科普读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可以真正体会到自然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既是古老文化,更是先进文化,其贯穿着科学精神,体现着人文情怀,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内涵。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表示,该书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相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标志性意义。一是自然文化研究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积极探索;二是自然文化的教育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提升文化自信的有力需求;三是自然文化的学科建设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

徐青森谈到,教育部社科司将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并进一步加强对自然文化研究院和自然文化研究相关工作的支持,希望学校在关于自然文化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表示,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地大(北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在创新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希望双方今后能够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智库建设、自然文化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