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7月15日召开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防灾减灾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说,通过科考项目支持,我国首次系统查明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本底,并建立了完善的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数据库,此次科考的丰富成果正服务于高原地区重大工程和城镇建设的避灾规划设计和防灾减灾部署上。
为进一步做好青藏高原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交流会上,崔鹏、徐祥德、许唯临等多位院士及相关专家,围绕青藏高原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及影响等交流了前沿科研成果。
崔鹏说,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研究团队揭示了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重大灾害形成演化机制,建立了多尺度综合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创建了灾害演化过程精细监测与分级预警系统,并构建综合减灾理论与技术体系,把灾害宏观的分区分级预报提升到精细化险情预报。他提出,未来青藏高原灾害研究与防治应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科学主线,聚焦多圈层相互作用致灾机制,探索巨灾孕育、形成、运动、致灾的风险演化规律,创建符合灾害风险演化自然过程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与机制,构建多灾种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技术体系,提升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如何认知青藏高原灾害天气发生、发展的前兆性强信号?会上,中国工程院徐祥德院士以青藏高原动力、热力结构驱动机制为视角,剖析了青藏高原云降水过程、对流结构特征及丰富云水资源成因,并揭示了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水资源环境(如冰川消融与退缩)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科考成果。他说,通过对流活动构成的水汽垂直输送“窗口”研究,团队发现了“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与南、北极水分循环关联的“三极联锁”效应,拓展了“亚洲水塔”水分循环“窗口效应”特征及其对全球影响的新认知。
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唯临院士则指出,山洪水沙耦合作用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灾害的重要原因,只有理清山洪水沙耦合灾害防治中面临的科学问题,揭示出山区河流非平衡态水沙耦合致灾机理和临界条件,才能解决山洪水沙耦合作用导致灾害风险显著增加乃至“小水大灾”动力学机制的认知难题。他说,通过科考中构建的山洪水沙灾害治理原则,团队研发的山洪水沙灾害工程治理系列关键技术等,正解决我国山洪水沙耦合灾害防治问题。
青藏高原的活动断层不仅是地震潜在震源,也是地质灾害严重地带,涉及重大工程抗震和抗断两大问题。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徐锡伟说,科考期间团队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三维电性结构探测技术等,确定了青藏高原东南缘近南北向碰撞缩短与近东西向伸展区、侧向挤出区和边界斜滑缩短区等3个差异变形区域主要活动断层位置、滑动速率、大地震复发和同震错动量等定量参数。中山大学教授郑文俊则介绍了,通过科考对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时间尺度和重点区域的考察研究结果显示,有三组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活动断裂及其分隔的活动地块,组成了高原东北部最新的构造活动,这些活动地块的运动变形及边界断裂的活动,正直接促使高原东北部强震的孕育和发生。地块间的相互作用(逐步向北挤压扩展和向东有限挤出)是近年来巴颜喀拉地块周缘和高原东北部强震频发的主要动力机制。(◎陈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