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通从实验室研发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路径,上海交大设立了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我们要建设一所引领未来发展的全球顶尖科技金融学院。我们将依托产学研多元投入和协同创新,聚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推进国家产业升级的现实生产力。”近日,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刘少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时表示。
刘少轩表示,中银科技金融学院的建立,是上海交大面向国家发展所需、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的一项重要创举。该学院将为更多创新技术寻求市场化的通道,缩短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科技成果转化链路,共同强化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即将揭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介绍,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将在7月30日举行的“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高峰论坛”上正式揭牌。
刘少轩表示:“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依托于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将与上海交大其他院系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机制。”
早在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上海交大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在教育部指导下,上海交大深入贯彻执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于今年2月在中国银行支持下设立中银科技金融学院。
从科学发展到创新发展,背后隐含的意义是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入关键提升期。“我们要把握地域优势,既要强调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也要面向社会经济,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刘少轩表示。
产教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高校院所等科研事业单位共输出技术合同16824项,成交额215.2亿元,同比增长65.7%。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技术转移能力成各大高校的竞争重点。
在上海交大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创举中,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承载着产教融合、赋能科技成果并助推转化的重任,如何发挥交叉学科优势、依托产学研协同创新下好这步“先手棋”?
刘少轩说,上海交大正打造汇聚“产、学、研、创、用”各方资源的聚合型平台,力争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一套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方案,开拓一条金融资本赋能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
“我们有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最大的特色在于课程设置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产业和教学零距离。”刘少轩表示,众多行业兼职教授参与各类专业前沿课和专业实践项目,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活动达到“知行合一”。
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初一公里”。据了解,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将重点打造高端智库平台,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方法、新模式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研究成果,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贡献“交大智慧”。
培养新时代复合型领军人才
目前,在科研的量化指标上我国已处于全球前列,但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人才是促发展的关键。
从科研到产业,在“0到1”的过程中,很多高校的高价值专利处于“沉睡”状态,需要技术支撑的中小企业则难以找到合适的科技成果。刘少轩直言,要为科研人员简除烦苛,激励其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
刘少轩认为,一支专业化的队伍至关重要,一批能懂市场、懂技术、懂金融、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能促进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形成有效对接,产生真正的价值。
“成为复合型领军人才,需要系统掌握技术转移学科理论和科创企业融资知识,具备技术战略规划能力、前沿技术商业化能力、科技与金融双向融合能力、特定行业研究分析能力。”刘少轩说。
下一步,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将“打造生态,跨界融合”,建设开放办学的专业学院,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形成汇聚一流科创资源、一流金融人才、一流行业智库的国际化、开放型平台。
在刘少轩看来,作为科技金融专业人才,个人职业发展要和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实际需要有机结合;在拥有技术、金融等复合型能力的同时,要对市场有很强的洞察力,能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市场痛点;要拥有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具备国际化视野。
展望未来,刘少轩建议,从体制和机制上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调动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科研人员自身在创业创新中,除了掌握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也应借助管理和金融的知识和力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