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课程标准是指引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只有深入研读,抓住关键,才能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吃透其精神,更好地引领教学实践。
拥抱变化,接纳新概念
学习新课标,首先要破除认识的障碍。现实中,不少一线教师对课标的修订有误解,认为专家就是喜欢“瞎折腾”“玩概念”。这种心理的产生可以理解,因为新的变化必然带来新要求,教师必须走出舒适区,但这也恰恰反映出一些教师在教育理念、认识上的偏差。事实上,时代的变化让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教育内部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管是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需求转变,还是国家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新解读,都要求课程标准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和完善。否则,教育本来就有滞后性,最终会拖累社会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每隔10年左右,国家都会组织专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课标进行新一轮的修订。面对课程标准的迭代更新,我们只有摒弃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积极拥抱变化,才能静下心来学习,从变化的“新”中取得真经。那么新课标究竟“新”在何处?
一是新在认识,二是新在举措。从本质上说,应该新在概念。每一个新概念的诞生,背后都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一次突破。课程标准同样如此,修订后的核心成果往往都会以新概念的面貌出现。以“教育目标”为例,1952年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首次明确提出了“双基”概念(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了对苏联“基本的知识”这一概念的突破;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则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了对“双基”的吸纳与发展;2022年出台的课程标准则引入了“核心素养”,实现了对“三维课程目标”的传承与创新。由此可见,新概念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认知思维的升级,要想深入领会新课标,就必须从接纳新概念开始。
追根究底,研悟新课标
新概念是新课标的灵魂,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学习新课标,如果不从关键的概念上进行突破,就很难抓住重点、悟得精要。所以,一线教师一定要克服路径依赖,领会新课标的精髓。为了切实学深悟透新概念,可以重点从两个方面着力。
第一,外求内悟,找准核心概念。新版课标中有很多新概念,只有找到少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概念,才能围绕中心,重点突破。那么如何找出这些核心概念呢?
一方面可以外求,借助专家解读来锁定。新课标颁布之时,在教育部的课标修订情况介绍中,“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结构”“学业质量标准”“幼小衔接”这些重点强调的新说法应该是核心概念;从一些参与课标修订的权威专家的解读中,也能找出“‘教—学—评’一致性”“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习任务群”等高频出现的核心概念。另一方面可以内悟,通过对比研读来获取。2022版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六个板块,如果逐一对比研读就会发现,2011年课程标准中没有“文化自信”“大观念(概念)”“学科实践”等概念,显然,这些新出现的居于重要地位的概念也可以算作核心概念。初步筛选出一些相对重要的核心概念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比较,从观念层面和操作层面进行分类,最终锁定少数重要的核心概念,再进行具有纵深性的研读,以便收到以点带面、化繁为简的功效。
第二,追根究底,悟透核心概念。课标中的新概念是课程专家系统研究、学习世界教育强国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之后的理性思考与本土表达,是对既有课程认知的系统审视和全面超越,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丰富的内涵,有着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实践中,可以通过三条路径来学习揣悟:其一,借助辞典、百度百科等工具,进行词源意义上的解读;其二,借助文献检索与梳理,进行全面拉网的溯源式解读;其三,链接实践案例,进行概念与案例对应的演绎式解读。例如,要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核心概念,可以先依托工具来理解其本义,再凭借文献来综述性地梳理其源流、内涵,系统地理解其为何、是何、如何,然后再同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对应的勾连,深入领会它在实践中的样态和策略。经历了这种纵深性、爆破式的解读,核心概念的要义自然就会了然于心。同时,学习新课标不仅要锁定少数核心概念并进行深入解读,还要善于围绕核心概念梳理概念体系,画出类似“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内容结构—大观念(大主题、大任务)—大单元”这样的结构图,进行概念谱系的解读,才能巧妙地“悟透一个,理解一片”。
总之,学习新课标是一件重要且紧迫的大事,既要下功夫,又要讲方法;既要多听专家解读,又要善于学习文献;既要注重自我修习,又要加强同伴研讨。只有真正学深悟透,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让教学行稳而致远。(作者陈万勇,系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杭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