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和医生不能选择病人一样,教师也不能选择学生。今天这位老师,他走过不同的学校,带过不同的班,每次都能温文尔雅,陪伴学生走向优秀。他有什么秘诀?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故事。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期末考试还没有举行的时候,关于分班的各种声音和情绪就已经在办公室弥漫开来:我们这一届还会分班吗?分班能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升学率吗?怎样分班才能保证师生的公平?……纠结、担心、争议,纷纷扰扰,每个人的内心,像极了这梅雨的天气,湿哒哒,黏糊糊,浓得化不开。
和往常一样,期末考试后,分班如期而至。学生编排,教师调整,班级分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样的工作之前我也做过,需要多方的权衡、选择和沟通,很琐碎,当然,也最能见着管理者的魅力与智慧——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调遣和配置。
这次分班也一样,直到开课前一天的那个下午,才最终公布结果。有几个人甚至在毕业班工作会议之后还做了调整。不愉快的事情自然也是有的,这不奇怪。有人觉得班级纪律差,有人嫌班级人数多,有人觉得班级的男女生比例失调,有人抱怨带了文科组合……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总见人拉着一张脸,说话的语气汹汹的,空气里有浓浓的火药味,有一点就燃的感觉。
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成绩推进率排名总是第一,可这次交给我的班级语文成绩真的糟糕,与均分有7分之遥。我想知道安排的理据何在,领导说:“每个人都希望遇见最好的学生,每个人都想抱一棵大树,可你自己就是一棵树。分析过两年中你所带班级的成绩,知道你有这样的能力。如果你都无法改变这个班的局面,请告诉我,谁更合适?”被领导一顿忽悠,反而张口结舌,手足无措。立在一旁的小兄弟笑着说:我看你还是“从了”吧!
说实在的,我可以接受,但我也想让大家知道,我很努力,很用心。
02
2020年的8月,和22个年轻人一道,来到眼前的这所学校。和这些与我孩子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站在一样,我对自己的未来依然无限憧憬。毕竟,这是中国教育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又是省城的学校。常和同事们分享的一句话是: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站在这里,是因为这些年,我从未停下。也因此,备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两个班的语文课和班主任工作,标准的工作量。每天早晨五点多起床,6:30,已经准时站在教室的门口。没有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就是我的士兵,教室就是我的阵地。跑操、午练、晚延,诗歌吟诵、集体合唱、运动会,一刻都不曾落下,有学生的地方,总能见着我的身影。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25年前,刚参加工作,激情澎湃,青春似火。
为了上好一节课,阅读、摘录和融合,反复研读教材,搜集整理资料,设计教学流程。有些篇章,明明已经很熟了,但在阅读中没有新的认知和发现,站在讲台上,总有种惴惴不安的感觉。我常说,每次上课,都像一次约会,怎么用心都不为过。
应该说,这些努力还是有回报的。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不到一年,但彼此已经情意无限。他们说我,外表是个大人,内心却住着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分班之后对我说:
记得刚进16班的时候,我并没有对语文这门学科抱有多大信心,因为在初中的时候,语文就有我的弱项。可我没有想到的是,您给我们上的每一节课,让我渐渐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每次作业,哪怕就是那么一丁点的进步或创新,您都给予我充分肯定,这让我学习语文的信心大增。
03(吴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