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职业正文

天天观察:“我最欣慰的是学生接力当中文老师”(薪火相传——国际中文教育巡礼)

2022-09-02 08:57:4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德义退休后,依然热爱和关注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


(资料图片)

学生回国继续教汉语

1969年,我被派往西非国家马里,在首都巴马科一所中学教汉语。当时的教学条件简陋,没有汉语课本,也没有现成的教汉语的材料,我只好自己编写教材。没有打字机,也没有印刷机,我就把教学内容刻在蜡版上,再用纸印出来发给学生。

在教学方面,我通常先教汉语拼音,再教汉字,有时也会讲一些简单的中国民间故事。当时,汉语是外语选修课,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相对有限,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有的学生因为理解不了一些汉字的写法,在书写时不知该如何下笔;有的学生因为一些汉字的笔画较多,在书写时会出现落掉某些笔画的情形。这就会导致一些学生“打退堂鼓”,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引导,要在教授汉字的结构方面加大趣味性,比如把一个个汉字编成小故事。此外,我给学生们编了一本小字典,按拼音排序,包含的汉字数量为三四百个。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按拼音查阅就能找到,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有几个学生的汉语学得相当不错,其中有的在马里学完汉语后继续到北京深造,回国后当了汉语老师,在马里继续教授汉语。

看到学生成才,并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继续耕耘,接力当中文老师,是我最欣慰的事。

跨越距离的中文信

我在西非开展中文教学3年,1972年调回国内,1973年到北京语言学院(现名为北京语言大学)从事面向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在此期间,我到法国等地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那时,出国教汉语的条件已改善不少,我也不再为教材或教学资料烦恼了。确实,当时国内已经有专家编写出相关教材,甚至有些国家还有本土汉语教材。比如,法国就有自己编写的汉语教材。

在法国教汉语期间,我对一个在职学习汉语的学生印象特别深刻。虽然他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汉语,但他对中国的汉字和文化特别感兴趣,学习特别用功。在课堂上,这名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回答问题,不懂的地方虚心求教;在课下,他总是提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与老师积极交流。一段时间下来,他的汉语水平提升很快。

也有许多学生,在我离开法国之后仍然和我保持着联系,有时候,他们还用汉语写信与我联系。每当我读到学生的来信,嘴角总是不知不觉地上扬,因为这真是让我发自内心开心的事。

在日本遇故人忆往昔

我在北京语言学院教留学生汉语时,有位在汉语短期班学习的日本留学生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名学生已经参加工作——在日本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学习汉语的时间相对有限,只能选短期班。但她对中国语言和文化非常着迷,平常与我交流也很多。每天早上,我会打一会儿太极拳。她也和我一起打,说是很喜欢打太极拳时气定神闲的感觉。

在课堂上,这名同学积极主动;在课下,她每天都花很多时间书写汉字、练习汉语口语,因此中文水平提升很快。回到日本之后,她索性不教历史,改教汉语,还一直用中文给我写信,遣词用语非常地道。

后来,我在日本再次见到她。她记得和我一起打太极拳的情景,也记得和我聊中国文化的兴奋,还记得北京语言学院的校园以及上课的教室……聊起这些,大家都落了泪,正是这寻常琐事蕴含了浓烈的师生情谊。

退休后,我虽然离开了讲台,但依然热爱和关注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世界上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人数不断增加。我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和传承这一光荣和神圣的事业。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曾任教于法国、突尼斯等地。)

(责编:何淼、熊旭)

关键词: 薪火相传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