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中英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暨中国公派留学英国50周年之际,9月9日,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和欧美同学会留美数字经济百人会共同承办的“纪念中国公派留学英国50周年论坛”在北京举办。
论坛以“开创新时代中英教育、科技合作新纪元”为主题,旨在搭建新形势下中英两国在教育、科技、金融等领域可持续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增进中英两国友好互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英两国政府要员、教育界知名人士、科学家、企业家、金融界人士等200余位嘉宾出席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欧美同学会秘书长王丕君主持。
论坛首先向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资料图)
丁仲礼在致辞中指出,1972年,中英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之后不久,16位中国青年赴英留学,开启了中英留学交流新篇章,也展开了两国全方位合作交流新阶段。50年后的今天,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英合作依然顺乎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愿望。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就是为了加深理解、扩大共识,为中英两国关系长期友好发展、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他希望两国的有识之士面向未来,着眼长远、肩负责任,加强对话交流、扩大民间交往,不断夯实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民意基础;通过深入交流,增进了解、发现机遇,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创未来;两国青年特别是年轻的留学人员,要传递好中英友好的“接力棒”,坚定信心、厚植友谊,持续推进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历史新进程。
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在致辞中谈到,近年来,中英两国之间的教育合作蓬勃发展,两国之间的留学人员为双方的人文和教育交流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当今充满动荡的世界里,人文交流在两国关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中英两国各界人士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卫生、气候、能源、食品、贫困和安全等领域的全球重大挑战。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在致辞中指出,公派留学政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缩影,发挥了引领留学事业、培养国际化人才、增进中外人民友谊的重要作用。中英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都曾互派留学生,为两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中英两国大学的教育科研水平也因为交流而不断提升,中英之间的合作有了更多桥梁和纽带。中英两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各异,但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开展互学互鉴、互利合作。
王丕君在主持时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欧美同学会举办此次论坛,就是希望为两国教育界、科技界、金融界的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和两国青年一代,搭建一个具有民间性、开放性、国际性的交流、对话、合作平台,既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强化两国人民由于留学建立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也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可持续的知识、技能、智慧的不断补给,还希望通过这一平台经常性的联系、联络、交流,从而不断增进相互了解、理解、信任,这不仅为两国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两国在人文教育、科学技术、现代金融等领域的互学互鉴、互信合作和互利共赢,作出我们彼此的积极贡献,也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起知识界、科学界、企业界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开幕式后,中英两国10位嘉宾分别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演讲嘉宾一致认为,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中英两国加强交流合作顺乎时代潮流、符合两国发展需求、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中英嘉宾对未来中英共享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有关领域的合作充满信心和期待,对秉持合作共赢和包容互鉴这一理念高度认同。
论坛还特别设置了主题分别为“中英教育交流互鉴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科创引领数字经济未来”“中国金融开放新格局——与中英合作展望”的三个平行论坛,中英两国政要、有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聚焦科教合作、数字经济、金融开放等中英合作前景广阔的领域,展开前瞻性的探讨和展望,推动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务实有效合作,共话中英两国相关领域合作的美好未来。
近年来,欧美同学会针对不同国家的特点,围绕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搭建起多个民间外交的载体平台:在中法两国连续举办四届“中法文化论坛”,在德国柏林和中国北京先后举办两届“中德科技论坛”,在中美两国举办“中美经贸论坛”,在英国举办“第十七届21世纪中国论坛”等。这些论坛的成功举办,务实推动了双边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受到外国政要、主流社会人士的高度盛赞和支持,为促进民间交流交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引导国际社会读懂中国贡献了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展现了新时代欧美同学会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