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职业正文

世界观热点:教师资格报考人数10年翻了66倍

2022-10-19 15:56:07 澎湃新闻

9月伊始,全国31个省份启动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报名工作,笔试将于10月29日举行。


【资料图】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年来,我国专任教师总量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增幅达到26%。同时,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也由最初的17.2万人次跃升至了2021年的1144.2万人次,报考人数10年翻了66倍,“教资热”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近年来,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明显增加,热度持续攀升,甚至有人认为,教师证正在成为大学生毕业的标配。

《工人日报》近日就刊发报道《报考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教资热”为何热度持续攀升》,从教师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角度分析了“教资热”。

报道提出,从大环境来看,提高教师待遇是近年来的高频词,教育部去年底公布的《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教师的薪资待遇不断提高,在编制上也予以优先保障,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大。

日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讲道,我国将持续推进职称改革,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完善教师工资待遇长效联动机制,写好“惠师篇”。

随着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资格证的报考人员呈逐年攀升、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报考教师资格证、走上教师岗位,对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完善教师队伍人才建设,确实是一件好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

对“教资热”,《中国财经报》10月13日刊文《“教资热”背后的隐忧》也提到:不论是“教资热”,还是这两年出现的“师范热”,都是教育之幸。越来越多的高考生报考师范类专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增强了教师招考竞争力度,能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近年来,不少地方吸引了大量清华、北大等名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为中小学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

不过,上述《中国财经报》也指出,“教资热”“师范热”背后还有隐忧。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教资热”“高烧不退”的原因,除了很多大学生确实热爱教育事业外,还有不少大学生报考教师资格证,是为了教师事业编制,冲着教师职业“旱涝保收”的稳定性以及越来越高的收入和福利待遇。

呼吁“教资热”回归理性的声音也有很多。

广西新闻网10月8日文章《理性看待“教资”热》指出,毋庸讳言,部分学生考证目标不明确,步入了考证误区。有些人报考教师资格证只是提前做就业备选;也有人盲目跟风,对教师这个职业缺乏准确的理解和必要的热情,抱着“考了再说”的态度随便应付;还有发达城市与偏远山区的报考“冷热”不均,以及报考男女比例失衡……一些年轻人固守“考证多多益善”的执念,不仅浪费了个人时间、金钱和精力,对社会公共资源也是一种无谓的消耗,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社会的就业多样性和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热”中的功利浮躁,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也影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长远大局。

文章认为,社会各界要理性看待“教资”热,准确把握“教师热”的良好势头,夯实基础,补足短板,建设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教育资源,培育良好师德师风,激发更多真正有志于教育的、有能力的年轻人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青年人则要准确定位,认清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属性与职业要求,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厘清知识与实践、证书与能力、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打好基础、练好内功,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持此观点的还有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吕林海。吕林海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就表示,选择教师职业也要理性。“教师对个人的付出和努力要求很高,选择教师职业意味着要有奉献精神,需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因此,每个人在选择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之前,要对自己人生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有一个整体判断,而不是盲目地追逐。”

《中国财经报》10月13日的文章还注意到了一个现象:“教资热”更多发生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岗位对优秀大学毕业生仍然缺乏足够吸引力,“教师招考遇冷”现象并未终结。比如,2021年广西桂林中小学教师招聘2289人,最终157个岗位无人报考、45个岗位达不到开考比例,累计比例将近10%。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教师冷”,可能进一步拉大东西部地区教育差距、城乡教育差距,加剧教育不公平。

文章据此认为,社会不能一味关注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教资热”,还要努力激活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教师热”,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农村地区加入中小学教师队伍之中,缩小地区教育差距、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为此,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环境、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城乡学校教师轮岗等工作还要久久为功、深入推进。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