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儿,北边是枣庄镇,西边是正午镇……”一坐下来,白振没来由地说了这句话。随后的采访中,多名教师也是一开口就谈起了龙沟小学的地理坐标。记者这才知道,近乎孤立的偏僻是这所学校的显著特征,也让它成了当地人口中的“西伯利亚小学”。
【资料图】
日前,记者采访时发现,就是这样一所不太起眼又极度偏僻的乡村小学——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龙沟小学,有一位守护它24年的残疾校长——白振。
24年前,怀揣着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白振回到母校龙沟小学。24年过去,无数少年从这里起步,步入大学殿堂,用知识改变了命运,而不变的是白振坚守乡村的初心。
白振出生于颍东区口孜镇龙沟村,5岁那年,一场疾病导致他左腿肌肉萎缩,落下残疾。那时,白振家通往龙沟小学的道路是一条狭窄的乡村小道。“下雨路滑,泥泞难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摔倒。”白振回忆说,学校6时开始早读,从家走路去学校要花半个多小时,为了准时到校,他要比别人更早起床。“改变我命运的就是教育。”凭借着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白振在20世纪90年代考上了阜阳的一所中专学校。
被教育改变的他,也想要用教育改变更多的乡村孩子。
“白振是我教的第一届学生,也是和我搭班多年的老搭档。”学校原教务主任、老教师魏洪超说,“多年来,他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寒暑假、双休日经常‘泡’在学校里。”
每个清晨,白振都会站在学校门口同进校的教师和学生挥手,道一声“早上好”。课间,他常与学生谈心谈话,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从青年到中年,渐渐地,他成为孩子们眼中的知心好校长。
2009年,龙沟小学校舍迁址重建,白振是校长、教师,也是校舍建造的“设计”和“监理”。他和几名教师把村子走了一遍又一遍,建议把教学楼从原先村庄边缘的地方建到村庄中心,方便所有孩子上学。为了让学校顺利开工建设,白振想尽一切办法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还将自家的地拿出来与别人置换。确定土地后,他又拿着设计图纸一遍遍地看朝向、测光照,找到最合适的位置,守在工地,像是建自家的房子一样,严格把关质量。
2021年,阜阳市正式实施智慧学校项目建设,龙沟小学也同步实现了智慧课堂全覆盖。智慧课堂的到来,使音乐、美术等课程有了好资源、好环境。
在白振的课堂上,他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力求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寻找制作教具、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教学内容。有了智慧课堂,白振的各种教学设想得以实现,无论是几何图形还是公式原理,都能变成动态图形、解说视频,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变得形象立体起来。
近年来,龙沟小学迎来了多名年轻的特岗教师。为了让大多住在城区的年轻教师有好的环境,能够心情愉快地安心教书,白振在校园设置了停车场、建起了小食堂,还找了一间空教室置办了床铺,供教师们午休。
“110多名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平时都不在身边,孩子交由家里的老人照顾,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做事。”白振说。
白振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一有空,他就会拿来翻一翻,完善一下记录。在档案上,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情况外,还清晰地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如父母皆不在家、单亲在家、平时表现好、家庭经济状况等。
“节假日时,我和其他教师还会开展家访活动,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用心呵护。我留意到,有些孩子缺爱,与人交往表现得自私内向,也有的因为祖辈宠爱比较任性。”白振说,为了改变这些学生,他就地取材,开辟小菜园,为学生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
“小菜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长了见识,还收获了更多的成效。”白振说,劳动教育达到了“1+N”的效果。
寒来暑往,转眼过去了24年,一批批农村娃走向了远方,而白振仍坚守在这所乡村学校。孩子们最终能成长成什么样,白振也不知道。但他笃定的是,要使尽全力,让他们尽量长上去,能长多高是多高,能走多远是多远。
“乡村教师是孩子的‘提灯人’,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摆渡者’,乡村教育需要更多‘提灯人’和‘摆渡者’。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让每名孩子拥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不仅仅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应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颍东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参军说。
原标题:被教育改变的他,也用教育改变更多的乡村孩子——(引题)
白振:乡村教育的“提灯人”(主题)
中国教育报记者 方梦宇 特约通讯员 武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