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海图书馆东馆阅剧场将上演开馆以来的第一部音乐剧《浮生六记》。 (演出方供图)
“明月照过人间多少夜,司空见惯了离别,凡人如何相恋……”今晚,上海图书馆东馆阅剧场将上演开馆以来的第一部音乐剧《浮生六记》。“这部原创音乐剧改编自同名中国文学经典,当感动了一代代人的中国故事在上海建筑地标被更多观众‘乐读’,也是为传统文化和高雅艺术的又一种‘破圈’引流。”该音乐剧作曲、艺术总监余笛说。
从音乐、舞台意象到服装,中国文化、传统戏曲与古典诗词等元素串联起这部音乐剧的主旋律。音乐剧《浮生六记》的音乐以中国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作为核心动机,通过钢琴等室内乐编制演奏,体现东西方融合之美。舞美则遵循中国传统戏曲“景随情迁”的表现手法,追寻属于东方美学的隽永。“把跨越时空与国界、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国故事,以守正创新的方式动情讲述,正是音乐剧《浮生六记》剧组的初衷。”余笛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
【资料图】
“可阅读可聆听”,在建筑地标以不同方式品味经典
这一次,音乐剧《浮生六记》走进了上海的地标建筑——上图东馆阅剧场。以“为阅读提供舞台”为宗旨,面积达1200平方米,拥有座椅750余个的阅剧场,让品味和阅读经典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
为了更适合在阅剧场演出,音乐剧《浮生六记》主创根据这里的环境,对作品进行了特别的设计。“相比在其他更大的剧场演出,此次舞美、灯光和音响都做了‘减法’,不追求‘大’,而是寻求属于中国文化的精致与唯美,这也是为了更贴近原著的美学气质。”该音乐剧总编剧田辰明说。比如构成音乐剧《浮生六记》舞台核心画面的“圆”,在舞美上,通过增补舞台后区的纵深,增强“圆”这一轮回的象征与舞台画面的立体感,呈现剧中天人俯瞰人间悲喜的悲悯之感;在舞蹈上,则大幅增加了舞蹈片段,以更动态的双人舞呈现男女主角沈复和芸娘静水流深的心。
“天上月常缺,地上人难圆,记得此情此景此夜,此爱,今生如借……”在作品上半场,剧中的天人吟唱着一首《月》,沈复和芸娘则以一段缠绵的现代舞,表达彼此炽热的情感。悲悯的歌声和热烈的舞蹈,形成强烈的对照。“中华悠久历史里有太多浪漫和美好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开发和探索。”余笛说,期待《浮生六记》里的中国式爱情能够在上海文化地标以可听、可读的方式,获得更多观众的共鸣。
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楼巍表示,从阅读到“乐读”,是上图东馆对公众阅读服务的一次升级与扩容。未来上图还将通过引入更多优秀话剧、戏曲等演出剧目,让好的文本通过更广泛、更多元的平台走近读者,在上海最重要的文化公共空间被听见、被欣赏、被“乐读”。
“得其意忘其形”,让隽永的东方美学活在当下
生于江南富贵之家的沈复自小为家族所厌弃,唯有青梅竹马的妻子芸娘与其相知相惜。然而天不假年,芸娘仅40岁便因病离世。其后数十年,沈复反反复复陷入对芸娘的追忆中,在那些模糊美好的长梦中,沈复一遍遍地回望自己和爱妻缱绻厮守的时光,直至去世。随着晚年沈复断断续续的回忆,两人少年时心动的葬花初遇、被父母赶出家门的暖心相守、沈复倾其所有为病中的芸娘买一味甘草的执著……一点一滴,缓缓呈现。
为了还原属于沈复原作的情感与情怀,田辰明对原著进行“得其意,忘其形”的改编,通过沈复在芸娘去世后无数次的长梦与追忆,再现两人相濡以沫的一生。“我们将舞台表达集中在人物感情上,通过情的变换,来带动整个故事场景与空间感的变换。”他告诉记者,与西方现代音乐剧喜欢大量使用景片、车台、多媒体的热闹不同,“希望通过音乐剧《浮生六记》,让隽永的东方美学活在当下”。
故事和舞美“很中国”,音乐则希望打破东西方的隔阂——音乐剧《浮生六记》的创作动机以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为主,现场乐队以钢琴、竖琴、黑管、大提琴与小提琴西方室内乐编制,呈现音乐文化交融互鉴之美。“小时候,我跟着外公一起听黄梅戏,儿时刻在基因里的戏曲旋律,也被我写进了音乐剧《浮生六记》里。”余笛说,他还从《玫瑰三愿》《红豆词》等中国艺术歌曲汲取灵感,希望整部音乐剧呈现出淡雅的风格,宛如寥寥几笔勾勒出山水画中的潺潺溪流,“就像故事里的沈复,用漫长的一生去思念一个人”。
“万物万事,有其尽时,你我众生,亦复如是。”田辰明为音乐剧《浮生六记》写下序曲《万物有其时》歌词,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这首序曲借鉴了中国戏曲开场的部分‘标目’——即标立名目,作为引子来介绍全剧梗概和突出主题。”而《万物有其时》副歌的诗经体四字格形式,也体现了主创对传统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记者 姜方)(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