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晴怡(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个“健全”、一个“加强”,体现了党对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新理念、新格局和新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家校社”三方教育观念互不匹配、教育责任与边界不清以及社会教育参与度不高、家庭教育科学性不够等现象的存在,对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构建提出了现实挑战。
【资料图】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更是连接学校、家庭、社会的最好桥梁。要构筑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大格局,必须以“大课程观”为引领,聚焦课程实施,构筑协同育人场域。
“大课程观”之大,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之远大。今天课程培养的是服务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定的理想信念、远大的志向抱负、适应时代需求的知识能力、稳定良好的心态可谓缺一不可。
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再是传统分科教学就能达成的。这意味着学校教育要敢于转变陈旧观念,勇于突破传统模式,整合更多育人资源,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这要求学生走出教室的封闭空间,触摸真实生活,把握时代方向,练就过硬本领。这也要求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资源,助力学生成长、成人与成才。“大课程观”的树立,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从各自为政走向密切配合,实现同向同行,发挥学校核心指导作用,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大课程观”之大,在于整合资源的格局之广大。以课程为载体,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各类资源的互联互通,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铸魂工程。
当前高中学段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级构成,在课程构建与实施过程中,学校当以“大课程观”统筹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对课程的顶层设计,家校社整体联动,实现师资力量、课程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整合与优化。
师资力量方面,建立课程专家库,以社会力量弥补学校分科教学的不足。如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科技发展的顶尖领域、瓶颈领域和优势领域寻找契合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在生涯规划课程方面,通过家长志愿者、知名校友职业分享会,实现班班有生涯导师,月月有生涯主题报告,让学生深度了解不同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特聘党政领导、科学家、先进模范担任学校思政兼职教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连接,取得育人实效。
课程资源方面,学校应该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对接社会真实生活,整合文化传承、政治认同、国际比较等育人元素,合力铸就学子的家国情怀。通过建设校内育人场馆,联动当地的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存等,整合发挥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教学方式方面,以文化研学、红色寻访、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项目学习。建立项目研究小组,进行现场教学、实地研学和田野调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福利院、地铁站、公共图书馆、敬老院等地,开展社区劳动、文明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城市公园、博物馆、文化馆等地开展文化宣讲,讲好家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大课程观”之大,在于育人胸怀之博大。以家长学校推动家庭教育,让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滋养学子健康成长。
构筑家校社三方联动的家长学校专项课程,既要有面向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又要有面向家长与学生亲子参与的五育融合课程。以家长学校为核心,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家庭教育沙龙等画出最大育人同心圆。
家长学校要“走出去”。以学校德育处、班主任和心理老师为主导,进一步整合社会各界中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家长科普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
家长学校要“引进来”。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来校参与家长讲坛、职业分享、志愿护学等活动。形成让“家长教育家长”的良好氛围,让家长成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同盟军。
家长学校要“读起来”。编印家庭教育读物,汇集先进家庭教育理念和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等形式组织引导家长阅读;积极开展“亲子共读”活动,通过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实现家长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增进情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让家长在终身学习中,在与孩子的陪伴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形成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积极家庭氛围。
家长学校要“干起来”。组织家庭劳动活动,是与孩子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意识地开展家庭劳动计划,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母亲节、父亲节、妇女节以及家庭成员生日的特殊节点,鼓励孩子与家庭成员“换位”劳动,或者协作劳动,这样既能拉近亲子关系,又能促进互相理解,让家庭氛围变得和谐轻松。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孩子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家校社必须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的关键是形成教育合力,以课程为载体,构建更加和谐的协同育人场域。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2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