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实践学习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并运用于教学当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得以提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2022年秋,随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实施,新的难点也浮出水面。
(资料图片)
学科实践的落实难在哪儿,如何让学科实践真正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助推器?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难点一:对学科实践的认识还应强化,考试命题仍需改革
为什么如此强调实践?
“传统育人方式的典型特征是‘坐而论道’,它以听讲、记忆、理解、练习、考试为主要活动形态,可以称其为书本型或认识型的育人方式,这种育人方式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有其优势,但这种优势同时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软肋’,它严重束缚着我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综合组核心成员余文森认为,要培养核心素养,就要把学习本身变成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
“20多年前的课程改革,就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但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独立于各学科之外的项目或课题,很容易造成学科和实践‘两张皮’。如果只是靠额外的综合实践活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科实践缺乏的问题。”余文森认为,“这次新课标改革就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和课程纲领等各个方面,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把实践融入到各学科中来,倡导学科实践成为常态,这是新课标最显著的亮点之一。各门课程都要通过实践的方式去学习,所以叫学科实践。”
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副校长张亚伟同样表示,以往义务教育段课程在引导学生“学思践悟”时,比较注重“学”与“思”的过程,而对“践”与“悟”的着力还不够大。学科实践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使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紧密融合,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优化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与路径尤为重要。
东北师范大学附中校长邵志豪认为,学科实践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但在当前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只重视知识表面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过程的现象。并且,很多实践活动评价忽略了孩子们很有创意和思考的细节,表现性、过程性评价不足,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随意。
对此,余文森也表达了担忧:“现在我们面临比较大的挑战是,考试命题研究相对滞后。我们希望所有的考题都是基于一定情境的考题,而不是以往那种脱离了真实情境的练习题。只要学生在相似的情境中实践过、体验过,那他一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会,在答题时就更加容易。对考试命题的改革,是接下来需要持续研究的。”
难点二:现行教材与新课标需更好衔接,专业指导待加强
就学科实践而言,要基于现行教材落实好新课标对学科实践的要求,这个挑战并不简单。
余文森表示,“从9月份起,开始用新课标来指导教学,但现行教材不是按照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编写的,这就有可能出现新课标的要求与教材不吻合。在老师们已经习惯现行教材的情况下,也容易把新课标的要求虚化掉,甚至回到以往的老路上。在使用现行教材的情况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展学科实践,对很多学校和老师来说难度较大,所以部分学校还没有真正动起来。”并且,相比以往课本上的现成知识而言,新课标提倡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来探索问题、组织教学。“老师如何设置情境、设置项目和任务、提出问题?既要设计合理、难度适宜,又要做到大任务与小任务嵌套、配合;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对老师的专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指导。”
在过渡阶段,如何做好衔接成为老师们探索的方向。“注重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到学科知识对应的情境去辅助理解学科知识,理解了相关知识后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创新地解决更多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彰显学科价值。”这是清华附中永丰学校英语教师梁姣姣正在做的尝试。
“对于教学,我主要以新课标为依据,研究单元主题意义,寻找学生生活和社会环境中的相关情境,设置单元大任务,通过每节课的子活动逐步逐层让学生感知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的教学为例,结合单元内容,梁姣姣把单元大任务设定为“中国故事,英语讲”系列主题活动。
系列课程总共五个课时,第一课时听说课,学生以语音或视频的方式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第二课时阅读课,学生通过阅读评价愚公与美猴王学会评价经典人物,并以手抄报的形式简述自己最喜欢的中国经典故事、评价经典人物。第三课时语法课,学生了解3个西方童话故事后,对中西故事进行简单比较,再以分组合作形式讲述中西一个故事,并进行比较。第四课时阅读课,学生通过阅读《糖果屋》的剧本了解剧本写作的要素,以及如何改编、续写故事,并自选故事进行改编、续写、编写剧本等再创作。第五课时为汇报表演课,学生将自己的写作作品讲述或演绎出来。
“让学生通过讲述故事、改编续写故事、编写故事剧本、演绎故事等活动,一步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意识。并且,学生参与热情高,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有选择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各显神通。此外,学生的音频作业、视频作业等可以比赛,获奖后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又会成为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梁姣姣说。
难点三:有效整合资源难度高,学科实践规划须强化
在开展学科实践的过程中,邵志豪发现,一部分学生把实践活动当做“玩”,部分学生缺乏对活动的反思。不同年级的学生研究的深度难以匹配,教学内容宽泛化,研究内容有重复性。所以,需要加强对学科实践目标和活动方式的规划。邵志豪介绍,从课程实践性的角度看,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学科实践为基础,是对具有学科特征的各类学科实践的整合,用跨学科的方式解决真实问题或完成现实任务。采用基于项目、问题、探究等的学习模式,组合设计调查研究、综合表达、社会参与、策划实践和共同交流等活动形式。
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围绕“中秋传统文化的习养”这一主题,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美术四学科联动,开展“诗史中秋”“书画中秋”“礼仪中秋”系列跨学科实践活动。在科技节期间,生物、物理、化学学科组织开展实验达人评选等科技实践活动。在第40届教学百花奖活动中推出了《三峡胜景图》(语文、地理、生物学科)、《古塔修复》(数学、物理学科)等4节跨学科实践课例。东北师大附中小学部围绕“厨房里的学问之馒头的故事”,通过六个学科融合开展多个模块的跨学科实践。在线上教学期间,小学部开展跨多学科、多年段融合的主题探究实践线上课程,在线学习52893人次,收到学生作业邮件5133封。
利用学校和当地的资源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科实践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张亚伟表示,学校劳动实践资源相对有限,如何结合课程实施需求,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全社会劳动教育力量也是当下的难点。
“我认为,如果能充分整合区域资源,结合新课标四个学段课程目标和内容,因地制宜、全面统筹好社会实践资源,就可以更加高质量地促进劳动课程有效实施,让学生通过解决真问题、掌握真本领、认识真世界,学会劳动、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张亚伟介绍,淮河小学的劳动课程正成为引导学生学科实践的主要载体,学校开辟了校园“动漫农庄”“暖棚基地”等农田耕作场所,打造了手工坊、陶艺吧、数码港、机械室等劳动实践教室,并结合家校社资源开发多渠道的劳动研学基地,为实施和优化学校劳动课程提供了保障。譬如,在面向五年级学生开展的“中草药”主题项目活动中,学校把劳动实践课程中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整合为“主题劳动周”项目课程,学生在课程中需要实践中草药(“浙八味”)种植、中草药基地研学、中草药研制、中草药推广与宣传、防疫香囊缝制等内容。在学习、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参与调查访问、数据分析、科学种植、技能学习等诸多实践项目,充分培养了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
(记者 杨飒)
(责编:何淼、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