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职业正文

“武术+”助推教体融合“开花结果”

2022-12-05 16:11:39 中国教育报

山东菏泽用系统思维推动校园体育工作——

“武术+”助推教体融合“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 魏海政 特约通讯员 曾繁阁


(资料图)

近日,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的小广场上,武术教师魏玉磊每天都会带着武术社团的学生,在这里精神饱满地练习棍术。

山东菏泽自古崇文尚武,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习武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习武人数约50万人,市级武术组织25个,县级武术组织、武校、培训班等机构200余个。

立足这一优势,菏泽坚持用系统思维推动教体融合发展,近年来深入探索“武术+”引领教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在做好传统武术传承的同时,创新机制推动练习武术的孩子,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参与其他体育运动。

“武术中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与竞技体育项目的有机结合,带动了菏泽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和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菏泽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史长华介绍,菏泽近年来创新竞技体育跨项选材模式,按照“武术+”模式,推动发展了“武术+足球”“武术+攀岩”“武术+藤球”“武术+冰球”等项目转化工作,激发了教体融合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2019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专门对菏泽“足球进武校”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宋江武校和曹州武校成为“全国足球进武校”改革试点单位。其中,曹州武校聘请亚足联职业级教练金善英任青训组技术总监,负责足球业务教学指导,搭建了U10—U18梯队建设。

目前,菏泽已经形成了“以市体校为龙头,宋江武校和曹州武校为两翼,各级各类学校业余训练队伍为补充”的菏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全市业余训练规模常年保持在4000人以上,市级每年向上级运动队和高等院校输送大量人才。

此外,菏泽市体育局还与北京体育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密切联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造了一支理念先进的体育管理队伍和教练员队伍,并把“武术+”作为一门科学进行全方位研究,推动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发展体系,为武术进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从“功夫足球”闪耀绿茵场,到单县一中排球队勇夺全国冠军,近年来,菏泽以“武术+”为特色的教体多元融合培养模式,已开始“开花结果”。

今年8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的全国传统项目高中组排球比赛中,菏泽市单县一中男排以七战全胜的战绩勇夺冠军,成为该项赛事山东省历史上第一个全国冠军。“截至目前,我们共获得了14个冠军,其中一个全国冠军,13个省冠军。”单县一中副校长、排球队主教练樊董伟说,学校始终坚持“以体育人”方针,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和排球特色学校建设。目前,单县一中被评为省内唯一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在今年的山东省第25届省运会上,菏泽代表团斩获37金24银35铜,获得奖牌数目远超上届。在山东省第25届省运会的武术散打和武术套路比赛中,菏泽代表队取得了11金7银19铜的好成绩。其中,武术散打项目位居全省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总分第一。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当地光速田径俱乐部实现师资联合,引入体育教练员郝振伟担任校田径队总教练,接连培养出李志威、霍闽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今年初,学生李志威参加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测试,以百米成绩10秒64被北京大学录取。15岁的霍闽连续斩获第25届山东省运会女子乙组200米决赛冠军和女子乙组400米决赛季军。

捷报频传的背后,是近年来菏泽教体融合发展、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我们坚持进一步落实‘双减’要求,同时将深入推进‘双增’,让中小学生有更多提升体育、艺术素养的机会,补足在体育、美育素养发展中的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菏泽市教育局总督学蒋银忠说。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