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职业正文

当前视讯!居家办公学习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请查看这份应对指南

2022-12-09 16:14:53 微言教育

受疫情影响,部分人群开启了居家模式。长期居家办公、学习模式下或者在集中隔离情况中,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听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家专家队成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钱英为您讲解。↓↓↓

居家期间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

常见的情绪问题有恐慌、紧张、愤怒、悲伤、麻木等,如果持续困在这些情绪里,会出现失眠、焦虑、抑郁,有的人会表现为急性应激反应的情况,如回避一些场景,反复查看相关信息,还有人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头晕、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


(资料图)

居家常见情绪问题早期识别线索:

睡眠:如果出现入睡困难,入睡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出现早醒,比平时要早1~2个小时;出现睡眠质量差,有噩梦或者睡眠浅。

效率: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下降。例如不能集中精力,感觉疲惫,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下降。

脾气:如果平时活跃的人,突然不爱说话了;平素很温和的人,突然在家里爱发火了;或者平时暴躁,现在更容易失控,老是和家人发生冲突。

居家常见情绪问题识别的分水岭:

持续时间:如果情绪出现是短期的,三天之内经过自我调适很快能恢复平稳的,可以忽略。如果是显著而持久的,比如持续2周以上就需要引起重视,超过三个月就需要专业人士帮助评估。

严重程度:比如焦虑,也有正常的焦虑,但在本来不至于着急、担心的事情上,出现明显的惶惶不安,过分担心,就要关注。比如有的人脾气暴躁,易激惹,天天发脾气,人际关系都不能维持下去,影响到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了,也需要重视。如果出现心情极度消沉,做事情也感觉困难重重,干什么都没兴趣,甚至生不如死,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主观痛苦:情绪问题往往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如入睡困难、睡眠浅、噩梦、嗜睡,也可能伴随头疼、心慌、胸闷、出汗、恶心、胃痛、进食过多或者过少、体重下降等情况,自我感受特别痛苦,需要重视。

如果有早期线索中的任何一条,并在分水岭中达到一条以上,就需要及时去做专业的评估。

居家出现情绪问题,如何应对呢?

接纳情绪。负性情绪的出现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反应,并不说明我们的脑子或身体出了问题。不要去压抑或者否定它,尝试和这些情绪和平共处。

合理疏导和宣泄情绪。可以选择适宜的听众倾述不愉快的想法,诉说心中的烦闷。还可以在不伤害他人和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做一些撒气的事。

尝试多途径表达情绪。情绪的表达可以自我认识,向自我表达;可以找人倾述,向他人表达;可以在家里锻炼,跳绳,或是做瑜伽,向环境表达;还可以有升华的表达,化悲痛为力量,擦干眼泪再出发。

情绪暂停。当你意识到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比如“我很生气、我很愤怒、我很沮丧”等,可以按下情绪暂停键,脱离当时的环境,到其他地方单独待一会儿,直到情绪强烈的状态过去。

保持正常生活作息规律,适度运动。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配合适度的运动、放松训练等。如瑜伽、健身操、正念练习、腹式呼吸、肌肉放松训练、舞动治疗、音乐放松、冥想放松等。

维持人际支持,通过远程方式与不能见面的家人、朋友、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彼此表达关心。

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必要时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如果持续心情不好,紧张不安,始终难以自我缓解或失眠严重时,可以主动拨打心理热线或通过网络咨询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不同人群常见问题的心理调适。↓↓↓

长期居家导致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怎么办?

由于长期居家活动受限,人际距离过近增加了紧张感,甚至旧有矛盾放大爆发,都可能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1)从自己做起,尊重和理解家人的情绪。接受居家的状态,接受家里人的各种情绪反应。

2)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让生活充实有序。也可以在其他家人愿意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做规划,并保持饮食、睡眠规律。

3)每天固定时间段,组织大家一起活动。比如看书、看电影、运动、游戏、共同完成家务等,保持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学生长时间网课社交不足情绪波动,如何缓解?

居家期间学习环境、作息时间不同以及授课方式不同,孩子不能正常和同学们接触、交流,有的孩子不愿意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会出现情绪波动和情绪积压的现象。

1)加强居家活动,适度进行健康的娱乐。比如室内跳绳、跑步,或者画画、听音乐、下棋等。

2)主动调剂人际关系。可以线上多与同学、朋友或家人聊天,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也可以聊一聊自己上网课期间的感受及面临的一些问题,相互关心并给予支持和鼓励。

3)家长学习换位思考,耐心倾听,接纳孩子的情绪。凡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体会他的感受和想法,当孩子情绪波动时,耐心倾听,让孩子感觉到你愿意理解和接纳他的情绪,有助于舒缓负面情绪,解除误会,增进情感联结。

集中隔离人员出现焦虑紧张,如何应对?

集中隔离人员的焦虑紧张,主要源自对陌生情境的不适应,对活动受限的不耐受,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忧,对疫情和自身健康的恐慌以及对世界的信任感与安全被打破。

1)通过阅读和音乐,舒缓心理压力。收听悠扬舒缓的音乐,收看轻松的电影电视节目,尽量维持正常生活,保持正常生活节律。

2)通过正念与放松训练,调节身心平衡。学习自助开展正念运动与放松训练,达到身心平衡的良好状态。充分地感知身体,专注当下,放松身心,帮助隔离者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挑战。

3)通过网络与亲友交流,获得鼓励支持。与亲友进行语音或视频交流,增加沟通,获得支持鼓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孤身一人。

4)适度接收疫情相关信息,避免过度焦虑恐慌。控制对手机和网络的使用时间,接受固定一两个官方主流媒体的客观报道即可。

5)通过热线求助,获得专业心理援助。针对此次疫情,各地都开通了专门的心理援助热线,有大量具备专业素质的心理工作者随时在线提供援助。

长期居家睡眠不好,怎么办?

居家期间保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要注意做这些事可能会影响睡眠,比如赖床、过早上床、白天补觉或午睡时间过长、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或大量运动、思虑过多、过分担心失眠、喝酒助眠等。

1)保持睡眠节律,固定上床、下床时间。建议上床时间为晚上10:30-11:00,起床时间为早上5:30-6:00。

2)维持睡眠动力,保持适量运动。比如仅在有睡意的时候上床,避免在床或卧室里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建议白天坚持运动,每日练习乐眠操效果好。

3)身心放松,降低焦虑。渐进式肌肉放松、身体扫描、正念呼吸等,可以降低心身的焦虑水平,从而改善睡眠。

来源 | 北京大学医学部微信号(爱科普的)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