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安徽多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艺术类、体育类、益智类等种类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学生在进行剪纸创作。 新华社发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安徽多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艺术类、体育类、益智类等种类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小学老师在指导学生击鼓。新华社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丰乡出口洲中学,学生们在书法课上练字。新华社发
【新学期·新课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仁义礼智信到“天人合一”,从四时节气到民俗风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的巨大宝库,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知来路方能明去处,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今年9月起,《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开始实施。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以往,2022版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所有学科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标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怎么教?针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如何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系统性地教授知识,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已成为大中小学教育的题中之义。
1.提升教师水平,增加人文素质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文学院教授曹胜高看来,教师群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学理的匮乏,是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学校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目前大多数师范大学并未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这就造成大量教师并未系统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学说、主要观点和学理表达。”
以数学、物理、化学学科为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渗透?这不仅需要相关教师对古代的数学史、物理史和化学史非常熟悉,而且要能够将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学术理路表达出来。
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具有人文素养的新时代教师,以适应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
群策群力,共同研讨。2022年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各教研组利用每周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老师们共同学习探讨。语文组将新课标和校本课程相结合,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组更加注重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在研讨中,教师们加深了对新课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共同探索出适应校情学情的教学策略。
加强培训,提升素养。曹胜高建议,师范专业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设必修课程,让师范生熟悉、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将其融入学科教育之中。此外,还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编写各学科传统文化参考资料,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参考,使之能够尽快理解新课标中蕴含的文化常识和思想理念。
2.优化课程体系,挖掘学科资源
学校教育,课堂是重中之重。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此前,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统筹各学科,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全覆盖,形成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配合的格局。
对此,黑龙江五常市雅臣小学美术老师付慧分享了自己的做法:提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开设艺术欣赏课程等。“在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玉石文化》一课中,可以在讲解玉猪龙这件玉器的时候加入视频,让学生对外形、功能、雕刻手法、含义等问题进行提问、讲解和分析。”付慧说,“微视频的加入增强了美术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讲授过程由此变得亲切而轻松。”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古诗文、积累成语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在2022版新课标中,文化自信占据重要地位。我将它归纳为以下几点:‘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会说汉语’‘我爱我的祖国’‘我要做祖国文化的传承者’。”山东石麟小学语文教师刘召芳说。她要求学生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进行成语、名言警句和古诗的积累,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从小对祖国的文化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自觉成为祖国文化的传承者。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教师郭晨光认为,在不增加学生负担、不额外增设课程门类的情况下,依据实际情况改造或者利用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因子与课程要素进行整合、重组,营造新型的课程文化,是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抓手。
“数学、物理教师可以挖掘和调动各类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如选择古代的数学典籍(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语文教师可以聚焦新课标提出的经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识、文化遗产等内容,组织文化主题单元,设计嵌入式的主题学习课程。”郭晨光建议。
除了挖掘学科内部资源,打破学科边界以外,创建专业共同体也是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方法。郭晨光提出,应支持学校内部跨学科、跨教研组之间的合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人文学科渗透,拓展到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曹胜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一是建立各学科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示范课,让教师知道传统文化如何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二是建立各学科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让教师备课有足够的文化资源,能够因地制宜地上好课。三是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四是编写相关教学参考资料、教案、样题、试题库,让教师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科的走向和考核方式。”
3.涵养文化精神,推动长效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应停留在知识讲解、文字记忆的表面,更应该培育文化精神、滋养文化情怀,实现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功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郭晨光指出,中小学存在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认识理解流于表面,内涵把握不够深入的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时候仅停留在表面知识的传授,并未使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精神起到实质性涵养。”她说,“还有一些学校具有强烈的推出学校特色和创新课程品牌的意愿,常常采取更快、更容易出成果的‘创意’和‘表演’,使学校的传承教育流于表面化,功利且浮躁。”
在她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落到实处,应当形成教学浸润、专题开发和活动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1月27日,杭州育才登云小学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昆剧表演艺术老师耿绿洁在讲座中介绍了昆剧起源、行当、伴奏乐器、表演特色。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昆剧班的小演员们展示了《林冲夜奔》《游园惊梦》等片段,让孩子们大饱眼福,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升民族自豪感。
北京顺义区建新小学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后服务,开设了创意涂鸦、青花古韵、篆刻魅力、墨色飘香、民俗手艺人等11个课程内容。青花古韵社团带领学生体验线描彩画,将青花元素与儿童装饰纹样美有机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教会学生认识、理解世界的方法,拓展格局、提升境界、健全人格。“要让学生理解课程、课文中蕴含的传统美德,知道优秀的人什么样、怎么成长起来,尤其要关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衷共济、勤俭持家、乐观自信等人文精神。”曹胜高说。
郭晨光补充,除了依托完整的课程体系来落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借助网络媒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同时还要发挥考评方式的导向作用,以素养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完善考评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实施。
(记者 杨 飒 通讯员 韩若莱)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