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北京选派了84名教育人才,分批赴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的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教育帮扶工作。
12月16日一大早,内蒙古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副校长胡小蒙就起来备课了,当天上午有6节青年教师线上汇报课,这是他在新学校参加的第104次听评课。
胡小蒙是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是北京市选派的“组团式”教育人才帮扶团队成员之一,从今年的7月27日起到音德尔第三中学担任副校长。在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之外,他还主动承担了高一年级一个班的化学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5月初,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等部门联合组织选派了84名教育人才,分批赴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的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教育帮扶工作。据了解,此次选派的20名校长大部分来自北京四中、陈经纶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等知名学校,他们中有19人具有高级或正高级职称,且全都是现任主管教学副校长或有过分管教育教学的经历。64位中层及专任教师中,近七成年龄在35岁至50岁之间。
对于“组团式”教育帮扶,课堂是工作的起点,而老师则是做好通盘工作的关键。
11月29日,音德尔三中高一、高二年级全体教师参加了北京十二中8个学科的线上联合教研活动。这是今年9月以来,两所学校开展的第三次大型交流活动,“大单元教学”“思维成长”“真实情境 ”成为这次线上联研热议的焦点。
音德尔三中刚恢复高中部未满三年,高中教师来源多样,队伍相对年轻。北京派出了包括胡小蒙在内的5位教师来校帮扶,老师们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和担任不同年级的备课组长外,每个人还带了1-3名徒弟。
为了加强新教师培养,胡小蒙在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论学班”,此外,他还通过推动青年教师讲示范课、跨学科听课、微课题研究等方式,引导实现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提升每一堂课的质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每一位北京援派老师心中时刻谨记的目标。”胡小蒙说。
“组团式”帮扶的目标不仅于此。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项目顾问委员、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校长陆云泉表示,“组团式”帮扶并不是支教干部教师个人在努力,他们所在区、市和派出学校,也在结合受援学校需求给予点对点的支持,通过努力优化当地教育生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位于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市的商都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燕山—太行山”扶贫攻坚片区县。
“优质生源外流,背后是本不富裕的商都县域经济的单项输出。要减轻家长的家庭经济负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商都的高中教育必须崛起。”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副校长胡金城受派担任了商都高级中学校长,趁乌兰察布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领导来校调研的机会,胡金城汇报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并针对优化招生政策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与此同时,他还着手制定了名为“驼铃行动方案”的学校教育教学三年发展规划,借助北京市和平谷区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与商都高级中学一样,位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巴彦呼舒三中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面对学校生源、师资和经费等问题,任巴彦呼舒第三中学校长的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李铁军一边帮助学校练教育教学内功,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和“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综合改革方案,一边联系争取多方支持,同时积极推动兴安盟优化高中招生政策,呼吁开辟旗内招才引智“绿色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北京市选派的“组团式”教育人才帮扶团队中,还有8位校长被派往内蒙古自治区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职业中学。
据了解,2014年北京市率先以“成建制”教育援藏,开创了“组团式”援助的先河,并逐步探索形成了“前方带队伍、后方作支撑、创新抓供给”的“组团式”支教模式,已成功运用于对口支援西藏拉萨、新疆和田和青海玉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北京市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有利于消解县域之间的教育不平衡,促进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将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实现乡村振兴进行了有效衔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