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徐鑫雨 张勇
以民族艺术手法唱响主旋律,在艺术创作中引导师生扎根乡村,扎根生活……云南艺术学院——这所西南边陲的艺术类高校,深耕云南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红土高原描绘出一道道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风景线。
舞蹈跳出云南民族特色
【资料图】
循着节奏明快的音乐与击打声,记者走进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只见朝气蓬勃的学生们穿着彝族服装,双手各拿一个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气氛热烈欢快。原来,舞蹈学院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排练彝族“烟盒舞”。如今,学习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已经成为舞蹈学院学生们的必修课。
“云南民族舞蹈在全国非常有优势,我们想更好地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好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学院副院长刘丽说,从2007年开始,学院不间断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请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到目前已经举办了29期,有约100位非遗传承人参与进来。学院还设立了民族舞蹈传承专业,目前已有11届学生。
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红河县“乐作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阿胖、石屏县彝族“烟盒舞”省级非遗传承人许国勇、哈尼族“棕扇舞”市级传承人倪为者等一批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与师生就民族舞蹈文化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我们还设有田野采风课程,每学期老师们会带着学生到红河、德宏等地乡村进行15天的采风与创作。”刘丽说。通过课堂教学与民间舞蹈传习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民族文化在当下的功能和价值。
多年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创作了一批独具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以哈尼族舞蹈作品《灵境》、民族舞蹈诗剧《独龙情怀》、基诺族大型舞蹈诗《跟着阿舅走》等为代表的多部作品荣获省级以上奖项40多项。
戏剧演出边疆民族风采
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云南艺术学院推出了原创广播剧《我的老师张桂梅》,以声传情,向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致敬。“广播剧以老师和学生共同出演的形式完成,分为3集,每集25分钟。”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院长杨军介绍。
创作前期,戏剧学院主创人员前往华坪女高进行了创作采风,实地走访和寻找一手素材。经过两年的反复修改、打磨、录制,《我的老师张桂梅》于2022年6月30日在丽江首播,如今已在全国7个以上省级广播平台播出。
“这部广播剧依托云南艺术学院强大的艺术力量创作,以老师写老师,以老师演老师,以老师唱老师,将张桂梅老师的精神以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该项目负责人、戏剧学院播音系主任王旭东说。
除了广播剧,近年来,戏剧学院还创排了《永远的保尔》《小萝卜头》《象北旅行》等优秀剧目。另外,在浓郁的民族艺术氛围熏陶下,戏剧学院的同学们还撰写壮剧剧本《摸秋》《壮绣缘》和滇剧剧本《风雨不归人》,都在搬上舞台演出后获得了广泛肯定。
“云南民族民间戏剧,在全国来看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我们的办学,除了学习当代与国际接轨的戏剧知识,还一直立足于对云南民族民间戏剧的研究与传承。”杨军说。
妙手设计乡村民族艺术
通过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的妙手,将古法造纸与蓝染相融合,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蓝蝶“舞动”起来。2022年,云南艺术学院“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实干团”设计并制作了COP15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伴手礼。多年来,设计学院扎根云岭大地,走进大理、楚雄、文山等地乡村,将民族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与设计有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7月,云南艺术学院“博想学团”美育乡村系列公益活动走进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巍宝山乡安乐村。设计学院和美术学院的老师给当地58名留守儿童上课,传授扎染工艺。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弄颜料、选布料、着颜色……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我们组织‘博想学团’美育乡村系列公益活动,希望在陪伴中完成美育教育和学习,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副主任赖军说。
早在2004年,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就成为全国第一家引进民族民间工艺艺人进校园教学的高校。“我们邀请非遗传承人来到学校进行研培教学,累计27期,共有135位传承人进校授课,拓宽了学生视野。”设计学院副院长万凡说。
一直以来,云南艺术学院以“党建+思政+艺术”为抓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据了解,学校《边疆民族地区艺术院校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发展理念研究与实践》等两个课题获得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舞蹈表演等8个与民族文化紧密相关的专业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传承》等6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思政示范课程。
“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国内一流高等艺术院校的发展定位,团结全校师生踔厉奋发、不懈奋斗。”云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建宇说。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6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