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职业正文

多地打造公共文化空间 村里看书看展看话剧 全球观热点

2023-01-25 08:25:57 人民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打造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如今,我国多地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农民群众钟爱的精神家园,培育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编  者

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源口村打造艺术空间——


(相关资料图)

乡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本报记者  窦  皓

“现在大家可‘潮’了,没事会去村里看看艺术展。”节日氛围日益浓厚,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源口村,村民林建光期待着艺术展又有新内容。至今,他还记得第一次展览时的场景:“原本破旧的农贸市场,摇身一变成了艺术馆,村民纷纷赶过去,就图凑个热闹。”

泽雅镇历史悠久,至今保留着不少明清时的古建民居。源口村依山傍水,村民世代传承古法造纸技艺,其中,依势而建的四连碓造纸作坊声名远扬。“四连碓造纸作坊,就是龙溪艺术馆的原型。”馆长沈中杰说。

清水混凝土的建筑外墙、大气简约的灰色门面、精巧别致的水池……光是龙溪艺术馆的建筑本身,就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此外,从不断更新的展品到落地窗与室外连廊,再到远处的流水、树木,溪水、建筑与艺术实现了融合互动,给人很好的参观体验。

远远望去,呈狭长状的艺术馆坐落于龙溪景观带上,东侧是青碧的溪水,西侧是笔直的马路。马路的另一侧,路边依然保留着村民的房子、商铺以及叫卖的流动摊贩,满满的烟火气。

穿过马路,不远处便是林建光的家。艺术馆的修建,给他的农家乐带来了不少年轻客人。“总有种亲切的感觉。”看着家门口的艺术馆,林建光说,“村民不仅可以免费游览,更重要的是,展区还摆放着当地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唤起了大家对手艺的记忆。”

“艺术馆进入乡村,要与地域人文以及居民活动联动。”沈中杰说,“我们通过布局水碓、纸槽、烟囱和腌塘等造纸文化元素,让更多人了解当地文化。”

如今,1000多平方米的场地由北向南形成了展厅、观景台、研学室、咖啡厅等5个形态各异的空间,不定期开展艺术展览、文化讲座及非遗研学等活动。

林建光家里的农家乐生意也日渐红火,他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下一步,他还计划带着儿子同艺术馆进行合作,扩建农家乐的同时,开设能与艺术馆风格相似的民宿和咖啡馆。

“艺术潜移默化改变了乡村的样貌和村民的生活。”沈中杰打算带领团队对沿街14家门房进行重新设计,打造艺术街区。

农舍变民宿、荒地变公园、废旧厂房变艺术馆……在温州瓯海,越来越多的乡村公共空间因为文化艺术的注入而焕发了新的生机,让乡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江西弋阳县湖塘村建设红色文化空间——

赓续红色血脉,创造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郑海鸥

青山绿水间,沥青路蜿蜒,一幢幢白墙黛瓦的赣派民房冒出炊烟阵阵,一张张大大的福字烘托出浓浓的年味儿。

路边,《可爱的中国》墙绘、红色标语等十分别致,方志敏故居、邵家礼堂、漆工镇暴动纪念馆等遍布其中。这就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故乡——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几乎家家有烈士的村庄。

方志敏故居坐落在湖塘村的中央,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庭院里特别种植了方志敏生前钟爱的松、柏、竹、梅。

故居室内,陈列着方志敏家人生前用过的各类生活、生产物品和方志敏青少年时期的照片及相关物品,基本保持着故居的原貌,体现了革命者的朴实无华、简单纯粹,展现着方志敏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历程、家庭环境,以及“两条半枪闹革命”和方志敏革命根据地斗争史。

开门、清扫、巡护、落锁……25年前,方志敏堂侄方荣梁接过看护故居的工作。如果参观人数多,年已64岁的他还担当临时解说员,“身为英雄后人,能做这件事,很荣幸、很自豪。”

80后柴小锋是故居讲解员,也是烈士后人,她表达活泼、生动深入的讲解常常引来阵阵掌声。村里老人小孩都喜欢过来听她讲故事,“我觉得,只有让乡亲们、亲人们认可,才能感染更多人。”柴小锋说,她为此走访了许多专家、先烈的亲人和村里长辈,积累了丰富素材。

以方志敏故居为中心点,湖塘村建起方志敏文化公园、“为了可爱的中国”主题广场、青年读书走廊、青年驿站、方志敏足迹园等公共文化空间。“漫步其中,可阅读红色书籍,可聆听先烈故事,还可参与主题培训,我们以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让人们能更全面、深入地领略革命文化。”湖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珰说。

村礼堂里,人声鼎沸。2016年,湖塘村村民自发成立了农民话剧团,以方志敏的事迹为蓝本,自编、自导、自演话剧《信仰》,定期演出,人气很高。方珰说:“我们鼓励和支持话剧团、读书会等开展话剧演出、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后人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团结奋斗。”

“‘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如今,村里文化氛围更浓了,村民精神面貌更好了。”说这话时,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方珰脸上。

河南孟州市莫沟村老苗书馆——

阅读融入生活,窑洞重获新生

本报记者  朱佩娴

来到河南省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顺着村北一处土坡下去,一座古朴而气派的建筑映入眼帘,村民们都叫它老苗书馆。

假期,来老苗书馆的孩子们多了起来,小一点的孩子在看绘本,稍大一点的孩子捧着名著在读,村里孩子们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有趣。

莫沟村位于太行山前丘陵向黄河平原过渡地区,村民挖建窑洞,依沟而居。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们逐渐搬离沟底,沟下的窑洞慢慢荒废。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废弃的窑洞得到整修,打造出一批特色民宿和民俗馆。老苗书馆就是整修而来,由8孔窑洞组成,洞口呈半椭圆状,一孔门楣上刻着“耕读传家”四个大字。顺着洞口入内,便觉豁然开朗,几个宽敞明亮的大书屋交错相连,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书架旁则摆放着舒适的桌椅。

“这个院子是一户苗姓人家在很早之前修建的,所以现在取名‘老苗书馆’。”51岁的苗树生是书馆的第一任馆长,他介绍,老苗书馆占地4000余平方米,藏书5万多册,设有韩愈书屋、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区,图书涵盖党建、科技、教育、文学、少儿、种植、养殖等多个种类。自2016年建成以来,书馆24小时开放,没有借阅门槛,甚至不上锁,一到节假日几乎坐满了人。

“开始我还怕孩子来这里静不下心,后来发现多虑了,这里的阅读氛围非常好,有时候到了饭点,孩子都不愿意回家。”村民刘女士说。

老苗书馆不单能看书,还是村民们联络感情的场所。“半山腰的窑洞冬暖夏凉,很多村民夏天会来休息室纳凉,和熟人聊聊家常,有啥难题一起说说,不一会儿就能商量出解决办法。这就是书本外的智慧。”苗树生说。

莫沟村农家书屋工作人员还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为游客生动讲述莫沟村的历史故事。返乡大学生也在这里成立辅导小组,为放寒暑假的学生义务辅导作业。

苗树生说:“老苗书馆让读书真正地融入村民生活,现在,钻研技术、看书的乡亲多了,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多了一股精气神。”

广东中山市左步村农家书屋——

田野之间阅读,亲近人文自然

本报记者  程远州

“到了到了,好漂亮的书屋!”远远望见左步书屋,姜云升8岁的女儿在车里欢呼起来。大片稻田旁,几间绿色玻璃书房矗立在草地上,四周古树掩映,一派清新的乡野风情。

这是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左步村的农家书屋,正值假期,游客络绎不绝。

“这是村里的‘网红景点’,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左步村党支部书记林庆标说,充满现代感的左步书屋为村子带来了一抹新意。

书屋管理者徐家杰是左步村的一名95后。“2019年建设书屋之初,村里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我就有了建个共享书屋的想法,让大家体验在田野间阅读的乐趣。”徐家杰说。

说干就干,在村里的支持下,不到3个月,稻田边便矗立起一座玻璃书屋。徐家杰说,希望读者抬头便能看见大片田野,让阅读与自然融合、与生活相拥。

走进书屋,原木色的书架错落有致,近5000册图书分类摆放。读者凭窗而坐,喝一杯茶,看一本书,便是一次闲适的乡村文旅体验。徐家杰还将书屋旁的12亩稻田租下,开展农耕文化体验等多种活动。

近两年,书屋的面积还在扩大,新开的阅览室承接了镇政府的“四点半课堂”,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可以到书屋做作业,有志愿者负责照料。

左步书屋不仅向公众提供免费的借阅服务,还借助市、镇两级文化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力量,开展各种公共阅读服务。

“中山纪念图书馆在这里设置了流动图书点,送来了2000多册有关党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与全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徐家杰说。

“假期每天有上万人来村里,乡村文旅又火热起来,书屋也将越办越好。”徐家杰很有信心。

原标题: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