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迎霞
今年起,宁夏将打一场生态保护硬仗。
(资料图)
聚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突出问题,宁夏立志打好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攻坚战”——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推进十大重点工程。“这些工作,科技不会缺位,宁夏科技厅相关部门都会参与其中。”宁夏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宁夏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8个专项行动,逐步构建了具有宁夏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
多管齐下 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
2023年起,宁夏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十大重点工程,涉及农业深度控水节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示范、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生态调查评估。
其中,针对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023年至2025年,宁夏将对黄河干流宁夏段的10条黄河支流和8个湖泊水库进行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
“再过几个月,又能看到葫芦河两岸的好景致了。”岸堤上,来自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镇的赵军正在散步,言语中满是期待,“不仅水清了,还能看到白鹭、灰鹤等鸟类,感觉美得很。”
葫芦河发源于西吉县月亮山南坡,流经9个乡镇,流域面积2079平方公里,河长120公里。以前,村民在河道内无节制地采砂,导致矿坑遍布、岸坡滑塌、河槽扩张,沿岸企业的生产废水和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都向河内排放,致使河水污浊、腥臭刺鼻。
为了恢复葫芦河的生态环境,西吉县早在2010年就开始对其进行治理,2017年10月正式实施综合治理工程。为了涵养葫芦河水源,该县又启动了月亮山水源涵养林建设项目,栽种云杉、桦树等各类苗木10万余亩。
如今,月亮山区域曾断流多年的小河出现了潺潺流水,葫芦河治理至今未出现过断流现象。
“我们对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调查评估,主要包括黄河流域宁夏段重点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压力、流域生态服务功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宁夏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另外,自治区每年还将开展两次调查监测,通过对河湖流域水质、沉积物、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的调查监测结果,评估黄河干支流、重点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及安全状况。
科技护航 生态修复开创新局面
“宁夏科技厅党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工作,在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设置专题着重突出了科技支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宁夏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副处长何琪说。
贺兰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不过当地矿山非法开采破坏生态的问题比较普遍。2018年初,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贺兰山保护区采煤迹地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研究”立项。
项目首席科学家、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刘秉儒,带着团队成员筛选出6种适合当地生长的乡土植物,研发出7项不同生态修复新技术,相关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超过2000亩。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煤矸石、矿渣山的缝隙里长出了绿色植物,试验区域里的植物成活率普遍达到30%以上,个别区域甚至超过60%。3年后,贺兰山采煤基地植被覆盖率由0增至30%。
记者了解到,宁夏制定出台《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行区生态保护的实施意见》《宁夏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方案》,明确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预警监测等科技创新工作的方向目标和具体措施。
特别是2020年以来,广泛征集“一河三山”“一带五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科技需求,围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质提升、节能减排、防污治污、固废处理、绿色低碳技术等方面,组织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项。其中2022年新立项支持34项,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作用。
典农河流域水质改善与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贺兰山典型小流域生态功能提升及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试验示范研究……一批科研项目被写入宁夏“十四五”规划的蓝图中。
“立项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基石。就是要通过科研立项,切实引导科研人员立心、立志、立未来。”何琪表示。(王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