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代表委员带来新消息】
◎本报记者 杨宇航 通讯员 杨通亮
“日前,2022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揭晓,我们研究团队申报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典型物种适应性机制’科研成果获一等奖。”3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临行前告诉记者,“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入围。
拉琼介绍,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是地球生物十分宝贵的基因库。重点实验室申报入围也充分体现西藏大学学科特色,将为今后学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培育国家级科研基地发挥重要作用。
拉琼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生态研究工作30余年,每次谈到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他总是滔滔不绝。
加强生态学科建设,不仅是“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具有深远意义。拉琼说:“地处‘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的西藏大学,在生态学研究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西藏大学整合多学科力量,聚焦‘双一流’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阔步迈向地球第三极生态科学研究高地,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天蓝、地绿、水清……西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是地球生物十分宝贵的基因库。在西藏大学的课堂上,拉琼常以青藏高原生物的变迁发展为题激发学生对高原生物的兴趣。他时常告诉学生:“近几年,西藏森林覆盖率提高至12.3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7.14%。西藏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呈现恢复性增长。生态系统整体稳定,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西藏已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拉琼表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自己会就西藏生态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以及建设一支以本地人才为基础、以援藏人才为支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实现“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西藏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鼓与呼。(杨宇航 杨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