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教育全球化,国际教育合作、互动的逐渐增强,具备世界共性的教育样式在国内逐步普及推广,教育的深度与维度逐渐增加。随着中国加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教育需求日趋旺盛,因此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为此,国际在线教育频道推出“校长来了”主题系列采访,特邀美高教育集团运营校长方伟德Jason做客国际在线,就国际教育未来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北大走向纽约大学,再回到中国
【资料图】
美高教育集团运营校长方伟德Jason北京大学法律系学士;海纽约大学数据分析与商业计算硕士 。
方伟德表示,我从体制内到海外高校,让我有机会深刻地了解中国教育的优势,以及国际教育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北京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后,我进入上海美高双语学校就职。在四年的工作经验中,我对于数据化管理与双语学校的教学行政管理相结合起了非常大的兴趣,也看到了数据化创新管理对于学校提升的重要性,所以我继续进入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求学,获得了数据分析与商业计算硕士学位。
我再次回到上海美高双语学校,担任学校运营校长一职。我将我在硕士期间所学的信息化与我之前的学校管理经验紧密结合并付诸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功经验。主要的工作重心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板块信息化。将全校的教学进行数据定义,并且对于教学书进行收集和分析,更好的评估学生、教师及整个学校的表现,为学校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运营管理的优化。将整个学校的后勤团队进行整合和量化管理,包含餐厅、校车、库存等,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三、将信息化的概念带入整个校园,让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都能在科技化创新的氛围中工作学校。将AI课程、编程课程列为校本课程,人人争当“数字公民”。
四、校园数据中心的建立,打破各部门数据孤岛现象,让部门间信息流通更高效更顺畅。
以上都是正在努力为学校建设做的事务,在创新的时代,希望我们这股新鲜的管理力量能真正推动学校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取知识
方伟德认为,首先, 我们要搞明白学校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绝大部分人相信学校是一个传授学生知识的地方,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苏格拉底、孔子或者是耶稣,他们对学生乃至后代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非常好的启发者,他们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能力和习惯,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只是使用这些能力的工具而已。
在我看来,教育有三个层面:第一,知识点的获得;第二,思考能力与习惯的建立;第三,自我价值观与意识的培养。我经常说平生最佩服三个教育家,一个是苏格拉底,一个是孔子,一个是耶稣。这三个人的理论影响了多少人,多少时代,但是他们的理论都不是自己写的,都是其弟子根据谈话内容整理的。这三个教育家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不断地与学生对话,不断地向学生提问题 “你是怎么看的”, 不断挑战学生的想法,学生就会参与进去,那每一个人都会变成说故事的高手。
我一直提倡的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取知识。我们学校集合了一群对教育最有理念、最有资格的老师,我们的老师是孩子的导师,应该帮助孩子去探索未来更多的知识、帮助孩子培养主动吸收知识的习惯与能力、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意识。但实际上,我认为国际学校应不该只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提供一种学习方法,培养一种应对未来世界的思维方式。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各种意义上成功,而不只是考试成绩好。
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我觉得他们对于学校职能的意识也要有所改变。你如果相信老师说的跟书上写的就一定是不变的真理,那么你就白上学了。知识和科技的变动是非常迅速的,来学校的目的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应试考试,学校是一个培养主动追求知识的习惯与能力的地方,学习是一种工具、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
好的教育环境应该是主动的 而不是被动的
方伟德表示,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
现在的孩子不管是物质上,还是资源上,都要比上一代幸运很多。在家里,他们享受着全家人全方位的爱,更重要的是父母还有能力和资源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学校,也有着关爱他们的老师。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适合自己孩子的呢?
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一个真正好的学校,绝不是只需要好学生,而是经由时间的沉淀,把一个普通学生变成一个优秀的学生。未来人才所要具备能力是什么?我们能为其做什么呢?
“我常常跟很多人讲,当我们在跟孩子探讨人生目标的时候,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多一点发掘 多一点分享 多一点启发。
第一点在于发掘。孩子的潜力是怎么样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兴趣是怎么样的?我们的小孩不是人工智能,不是你输入你的想法就可以一比一完美复刻。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是企业家、高管或者其他一些职业,不管是哪一种,我相信大家的意志力都是很强的。意志力很强的家长对孩子通常都抱有很强的期待,这样一来,期待就全转变为了给孩子的压力。但这不意味着父母意志力强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当孩子懂得欣赏父母的时候,他会去模仿父母的强意志力,向父母的优势靠齐。
第二点是分享,这里的分享一定是双向的。
孩子通常对父母存在一个误区,他们会误以为父母是什么都知道的,对他们的校园生活是不感兴趣的。孩子需要给予父母有效反馈,以便父母能够分享给孩子一些有用的资源和信息。
时代是在快速发展的,教育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领下一代如何去面对跟解决未来的问题。
孩子的潜力、性格、兴趣决定了以后身边的关系,8岁、18岁和28岁想成为的人是不一样的,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目标,而是如何去认识和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才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做的。
第三点是启发,启发孩子如何去爱人。
我做过很多管理层的培训,我常常跟他们讲,作为管理者,最需要的一点就是“谦卑”。这是课本上没有办法教给你的,是需要家长老师去从小启发你、培养你的。
好的领导者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解决方法一定是共创的。只有足够谦卑的时候,你才能够听到同级或者是下属的心声,这样你做出来的决定才是有用的,这也是一种爱人的能力。
我一直希望能够培养具有国际观的各行各业的未来领导者,领导力的培养一定是美高学生的必修课。只要老师有意识,所有的学科和非学科里面,都可以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孩子必须要有不断问为什么的能力和习惯
方伟德表示,首先,我们要明白,国家所提出的“双减”到底是减什么?在我的理解里,国家希望减负应该是正负的负,而不是负担的负。
我一直希望把人工智能的技术运用到教育当中,把我们的学校变成一个完美的学校。我常常在想,人工智能是不是也可以让我们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清晰地把握住方向?
学习成绩再糟糕的孩子在他的所有学习中,总有把握两三成的东西,那他在复习的时候,时间真正浪费在哪里?我们经常发现有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非常认真,复习的时候也十分用功,但是为什么成绩总是上不去?这中间可能就浪费了许多的时间,这就是“负效率”。
真正有效率的学习,是让每个孩子跟每个老师都能够在最轻松的状况下知道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偏科生,真正完美的学校需要因材施教。一所好学校需要让孩子和老师变得更聪明。聪明即为选择,即为耳聪目明,聪明的人知道用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知道用耳朵吸收和过滤正确信息。同样,人工智能也可以帮助学生变得更聪明。因此, 我们在校园中也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一个孩子必须要有不断问为什么的能力和习惯。在今天的世界里孩子只要一个手指按动电脑的按键,他可以得到全世界所有的知识点。大人应该鼓励孩子去问为什么。然后让他去找出每件事情背后的真相。当您的孩子养成这种能力跟习惯的时候您真的不用担心,他走到哪里在哪种体制之下都会挥发自己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