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我们这样干⑩】
【资料图】
清晨6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薛吉全就带着学生们下了地:“抢春光去喽!”
身穿白色实验服,头戴大檐帽,再裹上冰袖,“全副武装”的师生们一头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试验田——新学期的第一课,就这样在海南三亚的农田里开始了!
抢春光,抢的不只是栽秧育苗的好时节,更是教书育人的好辰光!
“为什么同一行单株,看似基因型一样,还是要个个戴好‘身份证’?仔细观察,每一株都有不同长相,有的苞叶更薄,有的生育期更早,这可是决定籽粒含水量的关键因素,半点儿也马虎不得……”手抚着一个穗大、粒满、金黄的玉米棒子,年近花甲的薛吉全扭头叮嘱。
身后,年轻的博士生张浩在科研笔记本上飞快记录:“很多原本一知半解的知识点,到了地里亲手一干才明白!”乍一从四方教室、窄小试验田来到广阔的南繁基地,张浩说,自己就像地里拼命吮吸雨露的秧苗,“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围着玉米转!”
追赶好时光的蓬勃朝气,不止萌发在南疆热土。这个春天,全国近3亿师生如期、正常、安全开学。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实习实践基地……大江南北的校园内外,一个个奔忙的身影汇聚成一条悦动的河流,以时不我待的姿态奔涌出新学期的青春加速度!
教室里,奔忙的脚步匆匆,教与学的状态加速回归!
一沓厚厚的学情报告,成为重庆谢家湾学校语文教师张杨带领孩子们“辞旧迎新”的坚实底气。“之前,线上线下学习频繁切换,给孩子们带来一些新问题。新学期,有些孩子学习节奏需要调整,有些孩子对知识点需要加深理解……”翻开报告,一笔笔细细标注的,不仅有每个孩子学习、心理、亲子关系的状况分析,还有针对各自问题开具的一对一学习诊断计划书。
“春节刚过,我们全校老师就返回了工作岗位。磨课、研讨,每人还作为班级导师,‘承包’了三五名学生。新学期不能没章法地往前蛮冲,要细细夯实每个知识点。大手拉小手,齐步往前走!”张杨手一摆,话语干脆,“学习的‘夹生饭’,咱不能吃!”
“上学期18周实验课,刚上4周就停了。咋办?这个学期加油干!”看着滴答作响的实验仪器旁挤满了前来补做实验的学生,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近代物理实验组教师崔作龙说,“全组老师铆足干劲儿,在原本一周开放两天实验室的基础上,增加了机动安排,只要学生有时间,一个预约,我们就安排上。我把约课表往学生群里一发,嘿,爆满!”
操场上,冲锋的劲头十足,青春的活力重新点燃!
下午4点半,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操场上已是沸腾的海洋。五年级小学生白诚恒正在和队友们玩一个名为“突破防守线”的游戏。只见他带着球飞快地穿插前行,突破道道人墙,猛一抽射,球进了!顿时,掌声、笑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看这边,棒球、篮球、健美操……全校14个体育社团,都已重启训练。既考虑到训练强度的循序渐进,又增添了训练内容的趣味性,孩子们特别喜欢!”为了这份复课方案,清华附小体育教研室教师任海江和同事们翻遍了全校2200多份调研问卷,“下一步,我们要加速对接新课标的教研设计,把孩子们的运动会、足球联赛、游泳比赛等,统统开展起来……”
除了这学习的热情、运动的豪情,融融春光中,还有那勃发的创新激情,在师生们心底不断积蓄、萌动!
晚上10点,24小时开放的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灯火通明。在这个致力成为“科技领军人才的练武堂、工业界和大学的握手区”的创新空间里,机器人马达的震动声、机甲车身运作的机械声、无人机螺旋桨叶片的转动声和队员们的交流声彼此交织……近10个学生社团的成员们各自为战,争分夺秒地头脑风暴、测试程序、调试设备。
“新学期刚开启,同学们的创新进度条就已经100%加载!”望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中心党总支书记熊振华的话里满是骄傲,“在此前的‘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等重大赛事中,我们的赛队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今年,不少同学开学前一周就回到学校紧张备战,准备在新一个赛季里大展拳脚!”
一路追赶、一路拼搏,这些昂扬自信的身影,书写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
(记者 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