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大学教学改革是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来临,大学教学改革引起广泛关注,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论题。没有哪个国家、哪所大学的教学是完美而不需要改革的。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大学的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可以说,教学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根据一些大学的官方网站报道,许多高校开展了成果丰硕的教学改革。总体而言,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极大地提升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但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面前,一些代表教学改革项目和成果的数据,并不完全意味着教学改革实际成效本身。根据一些一线教师的反馈来看,当前,一些大学的教学改革成果数据,正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教学体系建构中用来被“统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关注与警惕。
【资料图】
从社会视角来讲,具有突出的教学改革成果构成了社会、政府、教育界对高水平大学的共同认知。一流的大学一定有一流的教学,而一流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来体现,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话语体系中,均有可能受到这一逻辑的支配。也就是说,对于大学组织而言,教学改革的数量及其显示度可能是“名校”“一流大学”等的代言符号。
从高校层面来讲,受竞争、绩效与问责等“产业逻辑”的影响,个别高校聘请专业人员构建了庞大细致的颇具“说服力”的数字化考核体系,教学工作也逐渐演化为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改革论文、教学获奖等的数据。从大学的现实情况来看,一些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被用来描述高校教学改革的层次和绩效。
从一线教师层面来看,是否参与教学改革,获得“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身份符号,增加了他们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相较于日常教学活动,参与教学改革能对教师的知名度和职业发展带来更大影响。一些教师把参与教学改革作为“被承认”的证明。
通过上述对教学改革符号化现象的分析,大学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大学教学改革进入良性循环。
一是达成教学改革意义共识,唤起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初心。教师是具有高度伦理自觉的职业,但参与教学改革的各种价值冲突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渗透其中,有必要通过价值意义的理念宣传达成全员对教学改革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共识。同时,高校在落实宏观教学改革目标时,可以将教师的教学职责与教学目标体系相融合,使教师认识到个体教学职责和学科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组织发展休戚相关,引导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初心的教学改革出发点,将工作转化为职业,上升为志业和使命,体现出以内在价值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行动。
二是构建与教师职称晋升条件相符合的教学改革激励机制。作为兼具经济人与社会人属性的大学教师,他们期待提高教学改革这一活动与职称晋升的相关性。高校要提供制度支持,在涉及教学工作认定的制度中真正体现对教学改革的重视,使教师感受到教学改革的价值与贡献和来自制度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把投入教学、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师的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工作业绩考核等建立关联,驱动教师实质性地参与教学改革。另外,必要的物质支持、教学条件保障、教学奖励是教师投入教学的需要,有利于教师保有持续参与教学改革动力。
三是构建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相一致的教学改革声誉体系。在教师的需求体系中,除了生存需要,教师更渴望通过教学改革获得成就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锦上添花”。成就动机和教学声誉是教师教学改革的精神鼓励,也是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的价值体现。高校应积极设定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与教学改革对应的声誉体系,建立符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通道,引导教师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学改革。
四是营造有利于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的情境与文化。教师发挥“创造力”的基础是大学为教师营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包括稳定感、安全感、持续感、和平感等。大学要营造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应着力营造一种宽容、宽松和宽裕的教学环境与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学改革文化,使大学组织在社会中的竞争事实转化为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和自觉调整,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内在激情和坚定意志,使教学改革活动扎实推进。
五是提供组织支持,倡导有温度的教学管理。由于教学改革的成效具有隐藏性和滞后性,教学改革还具有多目标性和目标的模糊性,评估教学改革成果具有先天的困难,这就需要大学组织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有温度的教学管理。大学要强化教学改革项目的过程管理和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发挥教学项目的孵化作用,发挥教学督导对一线教师开展实质性的教学改革指导的作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