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学校发展的有效驱动力。新区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让学校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学校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2021年以来,新区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双减”之下,学校当如何在改革中焕发生机,彰显活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南湖小学文鹏校长,看看他是如何抢抓学校发展新机遇的。
南湖小学校长,成都市优秀校长、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
一、教育向心力:党建引领,筑教育发展土壤根基
向心力,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取得好成绩的内在源泉。增强学校向心力就是要让老师们时刻牢记我们是要做什么样的教育,要办什么样的学校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二是要有明确的学校发展目标,让目标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愿景。
要实现学校的教育愿景,凝聚教师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形成教育向心力,筑牢教育发展土壤根基,就必须加强党建引领。一方面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育子的思想信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向心力,铸牢学校共同体意识,统一价值理念,集中精力,瞄准目标,共同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育定力:慢静结合,走出“速朽”的桎梏
“教育内卷”“热血鸡娃”等网络热词,无不在向我们展示教育的功利主义,无不在提醒我们教育已偏离了它的本质。如何才能让教育走出“速朽”的桎梏?在复杂多变的时代,校长要学会主动排除一些干扰和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来、慢下来,固本培元,这样才能走得更快、更远。慢与静的结合,正是教育定力的彰显。定力是一种恒定且稳定的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人因持守而变得美丽。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扎根教育,赋予生命萌发的力量。只有慢下来、静下来把根扎好了,树才能长得高大茁壮。慢下来,并不是所谓的“佛系”,而是报以“花苞心态”,让孩子走好成长的每一步,才能快成长、快成才。好的教育一定是面向孩子的未来,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孩子的求知欲时刻保持鲜活,而绝非只是眼前。对此,要坚守定力,静心精于教育的每件事,探索灵活多元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让学生慢下来,沉下心、扎好根、走好人生路。
三、教育活力:“鲶鱼入池”,让经验与活力相遇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可以说是放之所有教育皆准。对于学校而言,师资是教育之魂魄,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关键。有鉴于此,结合学校“一校两制”办学体制改革,有效利用鲶鱼效应,充分融合南湖小学教师的丰富经验以及南湖小学北区教师的青年活力,抓好治理团队及教师两支队伍建设,激发存量学校活力。
治理团队建设方面,探索试行“1147”管理机制(如下图)。各中心分别设置分管两校事务的A角与B角,B角在A角的引领下完成相应工作。同时,搭建“见习行政(工作人员)—准行政(部门干事)—新手行政(副主任)—成熟行政(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主任)”人才培养阶梯。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为培养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我们整合多方资源,探索教师双向成长的“融·协”工程。培养形式包括一对多导师制、一对一师徒制、聘请校外导师等,培养对象含学科教师、班主任、共享体育教师、行政人员等,培养内容涵盖党性建设、师德修养、行政管理、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及教育科研等方面。
四、教育竞争力:拥抱时代,构建菜单式课程体系
当今时代,脑科学、类脑智能、数字石油……的大发展,用实践论证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的SSES社会与情感的研究发现,让更多人关注孩子的好奇心、责任感及坚韧性;Z0时代的到来,让建立一种“能者为师,学者为生”,更加混合多元的“混龄学习”模式成为可能。这些新事物时刻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重要讯息——拥抱新时代,选择面向未来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提升教育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点,课程是最有力的抓手。我们建立“ABC”分段课程,丰富“四叶草”生长课程体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的菜单式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做中学习,扩大眼界,提升能力,培养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