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校”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很多家长都不太认可职校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质量。认为让孩子去读职校,就是混日子。
众所周知,学生们在经历过中考之后,就会被分为两个流派,分别就读于“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据数据显示:在高中教育阶段,正常考入高中的人数比例占总人数不到60%。
也就是说还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只能去读“职校”。教育的竞争有多激烈,一目了然。
由于年龄小,中考失利,选择“职校”还能学个谋生的手艺,不至于辍学。
这也就形成了职校学生的一个痛点:学生基础差,成绩不出色。
对于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来说,自然会认为是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不如普通高中,毕竟“分数”是最好的证明。
也有很多家长觉得这样的学习氛围会影响自己孩子学习,把自己孩子给带坏了。宁愿花“大价钱”也不愿孩子去读“职高”。
因为即使孩子通过职高上了大学,和普通高中生考上的大学在性质上也是不一样的。
在如今这个“重视”学历的大环境下,大学生都满大街了。
所以很多家长在知道自己的孩子考到了职业学校后,都是感到焦虑地,担心孩子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
其实,实事求是地讲,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未来,孩子毕业后能否有一个不错的工作。
至于职校的教育师资配比和教育配套设施等绝对是达到国家标准,可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的。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分数的“比拼”上确实不如普高(普通高中)。这也是因为两者的发展方向有所区别。
学历型高中(普通高中)更偏向于知识理论(科目较多),报考大学选择性范围大;而职业高中由于专业限制,更偏向于技能型发展,有一定局限性。
要说后者一定不如前者却也未必,学历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知识层面不假,但是个人发展还是要靠能力、眼光、资源、机遇等多方面因素的。
但是,每年超过40%的学生都在上职校,年年递增,如此庞大的基数群体涌入社会,如何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挥社会价值?
如何让大家对职业教育不再有偏见?让大家意识到职业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被需要和重要性。让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和循环才是关键!
而这诸多难点,都在教育部的一项教育改革中迎刃而解。
新的教育改革
去年10月初,教育部首次提出增加一个新高考的意见。实施双考、双筛选,让考生有侧重、有专业的来选择性考试。
顾名思义:也就是在现有高考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新的高考(职业教育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两类高考属于同级,不分主次。
并且强调,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毕业的学生享有与学历型大学同等的福利待遇。(比如:就业落户、参与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等)
当然,具体的录取分数线还没有划分,落实、落地的时间还在敲定中。相信有关部门会综合衡量,给出一个合理且大家能接受的标准。
另外,还有3个细节我们更加能体会到教育部对于此次贯彻新的教育改革的决心。
1.加快修订且完善职业教育法;
2.新增教育经费逐步向职业教育倾斜;
3.从中小学就开始对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发展特色综合高中,重点发展职业性教育。
以上的种种举措都意味着:不仅在法律上确认了职业教育的地位,经济上确认了其重要性,从小培养和建立孩子的职业教育观这一切都预示着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取得社会(大家)对职业教育的共识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作者结语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还会有一个疑问,职业高校毕业的学生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想必这也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一点。
大家要知道,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专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在我国目前呈现了大量的缺口,特别是高端的职业性技能人才更是高薪难觅。
在国家技能型人才短缺的情况下,他们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加广阔的平台来施展才华和抱负。
尤其是各行各业都在向智能化,信息化武装,未来的技术性岗位只会更轻、更快、更人性。
于社会而言,只有源源不断的技能型,甚至是高端型技能人才的良性循环和补充,才能够更加有力的支持发展建设,为社会添彩。
而“他们”注定要在这个璀璨的时代绽放属自己的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