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习正文

五育共融培养“两有两会”阳光学生——海宁市南苑小学

2022-02-23 09:53:52 嘉兴市人民政府

阳光、空气、水是生命的三大元素,而阳光尤其是孕育生命的力量源泉。海宁市南苑小学践行“阳光教育,育阳光人”的教学理念,构建和实践“七彩阳光”课程,以课程推进五育并举,五育共融,培养“两有两会”的阳光学生。

近年来,学校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开设选修课,实施分层走班,学校拓展性课程项目不断推陈出新,课程总体架构不断升级完善,不断满足日益发展的形势和学生的丰富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学校的七彩阳光课程经过二次升级,上升到目前的3.0版本。

课程理念和目标

学校以“崇德、尚思、乐学、健体”为校训,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每位学生的自主发展”为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着眼于每一位学生潜能的开发,发挥每一个学生最佳的主体状态,突出课程育人,综合利用社会、家庭、学校资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七彩阳光”校本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展现学生个性特长,为每一位学生未来发展和终生幸福打好基础。以面向全体学生实施“1+X”阳光育人模式,培养“两有两会”的阳光人为目标。

体系架构

探索社区学习模式,整合社会家庭学校三方资源,构建“七彩、五育、三维”校本课程体系。整合并落实基础性学科,对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的整合;发掘地域和学校特色,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突现阳光校本特色。拓展性课程包括知识拓展、体艺特长、综合实践活动三类课程(即三维课程)。其中综合实践类课程又包括润心课程、尚劳课程、志愿服务等三类课程。

推进策略

一是整合拓展的“两种形式”。1.学科整合。主要指学科内的整合,对国家基础性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纵向或横向的逻辑呈现,使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化,理解更深刻,掌握更扎实。如音乐学科以大单元的方式组织学习,从目标、内容、策略和评价等四方面进行整合重组,提高教学效率。2.学科拓展。考虑学生学习水平、学校师资、地域特点、学校文化传统、学校特色等诸多因素,给吃不饱的学生进行拓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是课程开设和延续的基本方针。在实践中,有的项目淘汰了,有的项目成为特色,成为精品。例如,学校的新蒙学经典诵读课程,几年实践下来,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程度学生所喜欢的一门课程。

二是拓展性课程采用“主题式”“探究式”“项目式”学习策略。1.主题式学习。主题式学习把学习主题置于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隐含在主题背后的知识和能力,达成学习目标。润心课程多安排主题式的学习活动,围绕一个德育主题,带着任务开展实践活动。如走读海宁课程、震灾自救课、智囊团调查实践活动等等。2.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妙趣科学课程。3.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自主评价自己学习活动的成果。它可以很好地弥补教学中的短板,满足学优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例如创客造物课程。

三是分层走班的“四个步骤”。拓展性课程采用“分层走班”的形式进行。所谓分层是根据能力分层,一些课程如“数学家”“经典诵读”等课程,跨越了几个年级,形成了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其中体艺特长类拓展活动则采用混龄搭配的走班形式。走班按四个步骤进行:一是教师项目申报,二是课程管理部门审核调整,三是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课,四是班主任和学科老师根据学期教学重点工作,统筹协调。经过这四个步骤,完成分层分班,分班名单由交给年级组长汇总。学生选课人数较多的课程开设平行班。

四是课程实施的“三种形态”。1.“拓展+特长”。即通过基于学科的拓展和学生个性特长来开发并实施课程,学校将优先主推基于“语、数、英、科”四门学科的学科拓展课程,分别是“名人故事拓展性阅读课程”“数学+课程”“大嘴英语课程”“趣妙科学课程”,从学科本身出发,建立课内和课外的链接点。同时从教师和学生的兴趣特长点入手,开发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相关课程,在拓展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长课+短课”。打破一张课表的局面,通过不同的课时来让学生选修不同的拓展性课程。有的课程持续一个学年并年级间有很好衔接,有的课程持续时间的较短,如一课时、一周课时、一个月课时等。将学校的学生体验活动与课程相结合,通过灵活的课表,真正做到将课程活动化,将活动课程化。3.“单课+群课”。努力开拓“单课+群课”的课程结构,即大部分课课是通过课程的本身来完成的,同时将类别相近的课程进行组合,打造“课程群”,更大程度上达到“育人”的目的。学校主推“传统文化课程群”,试图将“非遗海宁民间故事汇课程”“经典诵读课程”“诗经新咏课程”“传统文化节日课程”联合起来,组成共同体,努力构建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群”。

评价实施

基础性课程的学业评价。改变传统评价过分关注书面检测(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体现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多样性。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知识的获得,又要关注情感发展和学科素养的培养;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评价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满足自身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拓展性课程的学业评价。拓展性课程,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和展示。在拓展性课程学生评价上还应注重二个方面。关注过程,就是要在拓展性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生的出勤,参与的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还要组织好小组互评、导师评价。注重展示,就是学校和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展示学生在拓展性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如大舞台、小达人、展出、汇演等,让学生在成果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愉悦。重视结果,期末对拓展课程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评定,以星级定性的形式,分别从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成效三个维度,对学生一学期来学业的总体情况进行星级总评,最终评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等四个等级。

特色成效

锻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是我们创建学校文化,提升课程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五年来,有的课程已经初具特色,我们重点锻造了润德课程、启智课程、博艺课程、健体课程、尚劳课程、STEM课程等六大类十多个项目。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