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秦迪)近日,北京市以实践性为内核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研讨会上,来自六所高校的专家聚焦思政实践、“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彭庆红聚焦思政课的“实践性”内涵和实现路径作了深刻解析。他强调,思政课实践教学有着“教师在场”“学生在场”“有明确的相对规范的教学内容”“能够基于一种稳定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评价”等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新刚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及其对思政课改革的启示。他指出,在思政课的“理论”部分,需要将基于中国伟大实践而形成的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融入到思政课讲授内容中;在思政课的“实践”部分,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也要追索其背后的理论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围绕科学把握“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性意涵作了深入阐释;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围绕“以有组织的实践推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进行了详细讲解;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研究所所长王久高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阐明了“大思政课”的实践性内涵与要求;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云从四个维度全面解析了“大思政课”的实践性意蕴,为精准把握“大思政课”背景下实践教学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据了解,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各高校牢牢抓住实践性这一突破口,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性要素,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情境感、沉浸感和互动感,将思政课的道理讲准、讲透、讲深、讲活。
(责编:崔競文、熊旭)